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82) (第3/3页)
盈盈跟着,碍于祖宗礼数不能扶他一把,只能心疼地在一旁看着。 小公爷歇歇脚么?时辰尚早。 祝久辞摆摆手,弯着腰又爬上去三阶,扭头一看梁昭歌,美人飘飘欲仙,容颜精致,薄汗未沾,哪有爬了千阶的模样,谁人能相信这是在府中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秧子。他不可置信道:昭歌不累么? 梁昭歌摇摇头,趁着旁人不注意迅速扶一把祝久辞:我又不似小公爷这般懒惰。 昭歌! 梁昭歌闭了嘴,悄悄松开手跟着他往上爬。 雪白狐绒昭君帽挡住了大半容颜,旁侧大臣只看见一人颀长身影,却不得窥见真容,再瞧见旁边累成狗的祝久辞,一时也看不见梁昭歌那一半的美景了,纷纷摇头走开,继续自己的苦路。 五千整。梁昭歌道。 祝久辞腿一软啪嗒坐下去,仰着头大口喘气,大团白气呼出,转瞬间消失不见。 你还有心情数那个! 梁昭歌低头捏自己衣袖:总也无趣,数着玩。 祝久辞仍是不相信:你方才不还在和我闲谈? 这一路上梁昭歌可没少说话,传奇志怪的话本故事讲了七八个,竟还能分心去数那阶数? 梁昭歌道:又不影响。 祝久辞顿时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侮辱,愤愤站起来一鼓作气爬上十几阶去,将梁昭歌远远落在后面。 踏着欲烈的阳光慢走几步,那人悄无声息跟上来,和他差着一级往上走。 1 祝久辞向远处看去,卷云遮住了山下城池,繁华浮夸的京城生活藏在暗云之下,尔虞我诈,悲欢笑语,尽在一方水土。他忽然心中一恸,转身冲着梁昭歌道:今日过去,一切都好了。 梁昭歌不解他这话,正要开口,身后一阵急促脚步声,忽然一道火红的身影从他们二人之间冲过去,撞到了祝久辞肩膀,梁昭歌连忙扶住他。 陈清焰站在五级阶梯之外回头,居高俯视,傲然不可方物。 他挑着下巴道:对不住啊,梁司乐。 撞的是祝久辞,道歉的话却是对梁昭歌说的。 祝久辞暴脾气要冲上去,平日里这人如何惹他都是无用功,但是只要涉及梁昭歌,便是一句话也能让他火冒三丈。 陈清焰轻笑一声,等着他冲上来。 梁昭歌拉住他,小公爷。 他!祝久辞咬住牙关,也意识到自己是无名怒火冒上来,勉强咽下怒气不去看高处那人。 陈清焰抓着腰缠的软鞭晦暗不明看他一眼,转身走了。 1 火红身影在群臣之间煞是鲜明,晃过几下不见影踪。 昭歌。祝久辞气得跺脚。 小公爷与那人较劲做什么?梁昭歌拉着他往前走,巨厚的软氅遮住二人相牵的手,倒也算是在老祖宗眼皮子底下破坏规矩。 他着实过分! 他不是道歉了?梁昭歌道。 祝久辞张口结舌,面前这人哪懂得旁人话中有话。罢了,总归梁昭歌不甚在意,他又何须置气。 走吧。 五千零二十三。梁昭歌提醒他。 祝久辞看他一眼,跟着在心里默默数起来。 走过一段路,竟也不觉得疲累,一门心思沉于足下,不去思索旁边走过哪位宠臣,不想前方还有几千阶长路,只看着脚下云雾飘渺于衣尾,黑石青苔。 1 到了。梁昭歌的声音响在耳畔,祝久辞震惊抬眼,他们竟是未歇息便登上了万阶顶峰。高兴拉着他往前跑,国公爷瞪过来,祝久辞灰溜溜松了手。 祭祖大典尚未开始,还有不少朝臣尚在青山半腰,祝久辞带着梁昭歌去了寺庙西侧小院休憩。 拐道向北些,有一青砖炉,窑炉被人刻了不少字迹,云寄予慈父金钞十方,寒衣寒食,慈母恩受等等。原来是寺庙里供香火的地方,香客烧了纸钱仍不过瘾,还要在那青砖外刻上亲人名氏字号,唯恐收不到似的,祝久辞看了两眼便要走,梁昭歌却拉着他。 小公爷稍等。 祝久辞倒是奇了,跑回来凑上前:昭歌也要烧纸钱? 梁昭歌从袖中取出一薄卷来,纸面已黄,卷首写着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字样,原是他抄了佛经借此机缘烧掉。 祝久辞耐心站在旁边等着,看梁昭歌优雅地将薄卷放进窑炉,火舌霎时卷了边角,般若二字吞噬在火光里,焰火腾起,着了风,勾起三页薄卷,墨黑小楷一闪而过。 祝久辞看得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