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3) (第1/3页)
累世罪业,无以消灭,踏步人间,却再造孽。硕鼠硕鼠,亦为生命,火舌灭之,心自有愧。夜抄地藏经卷,超度亡灵,早得正法,脱离轮回。 原来那日烧鼠,梁昭歌竟是抄了经书超度,青烟腾空而上,藏进晨曦薄雾,久前逝去的无辜生灵随风转世。 走吧,小公爷。 祝久辞站在原地未动,盯着红亮的火焰,感受到热浪扑面。 怎的了?梁昭歌牵他。 祝久辞突然抱住他,埋进衣襟,指尖紧紧抓着他背脊。 梁昭歌哑然失笑,抱住他轻晃:小公爷? 祝久辞摇头不说话。世上怎有如此心地善良的人,纯净如玉降临人间,不染尘埃。 山雀鸣叫飞过,寺庙的僧人开始念经。古寺钟声鸣响,余音袅袅,悲悯世人。 第115章龌龊 祭祖大典开始了,熟悉又陌生。 祝久辞站在百官之中,看着冗长的仪式一如他记忆中的规程一道道走过。 仪官捧上经卷,天子威严立于高台,百官肃穆,眼神紧紧盯着高处,不无虔诚顶礼,背脊挺直。 祝久辞微微侧眸看去,梁昭歌站在他身侧,平静看着高处仪仗。他已褪下狐毛大氅,藏蓝色的官服衬得他庭身玉立,领口精美的绣纹攀缠欲飞,祝久辞从未发现北虢国的官服如此好看。 梁昭歌眼睫微动,凤眸转而看过来,一瞬间他身后百官黯然失色。 小公爷。他不出声道。 祝久辞红着脸转回眸子,盯着仪官念诵那不见尽头的礼规,许久才从美人神颜中平复下心情。 大典行进得分外顺利,总归是重复了百年的繁文缛节,仪杖熟稔,分毫不出差错。祝久辞站在队伍中昏昏欲睡,烈日愈发刺眼,冬日里竟有灼背的错觉。 礼到! 祝久辞看过去,高台之上天子身着明黄双手接过仪卷,老主持点头退到一旁,百官齐齐跪下。 膝盖触到坚硬冰冷的地面时,他恍然松口气,大典结束了。他几乎是激动地牵住梁昭歌的手,后者温柔地拉他起来,在他耳边小声道:小公爷莫要胡闹,还未结束。 祝久辞笑着松开手,站直身子目视前方等着礼官宣布大典礼毕。 青山顶峰,天地寂寥。 祭祖仪末,百官请回。 诸事落定,前尘梦境也早已随风散去。 祝久辞重新牵起梁昭歌的手:我们回家。 一道刺耳的声音乍然冲破肃穆场面,阻下众人脚步:红坊的乐师怎么成了北虢国的大司乐! 祝久辞骤然血液凝固,浑身僵直立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无数道可怕的声音冲撞耳膜。 他身侧齐齐排列的百官乍然退散开,将他与梁昭歌围在闭塞的一圈空地内,众人交头接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祭祖典礼已然结束,百官无所顾忌,大肆地对他身边的人指手画脚。 祝久辞冲上前挡在梁昭歌面前,可是身后又多出来几道难听的声音,他又旋身把人挡在身后,东西两侧群臣张口大骂。 我记得,昭歌儿是吧? 红坊的乐师? 乐坊那种地方的人怎么能当大司乐? 恶心,都是些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那种地方能出来什么人! 早该一把火烧了! 祝久辞拍开一人的手:你们在说什么!圣上钦赐的大司乐岂容你们质疑! 场面乍然安静,无人敢质疑圣上。 祝久辞咬着牙盯着面前的人群,于百官而言,这只是他们参加无聊冗长的典仪后,聊以解闷的趣事,所谓趣事,便不嫌事大。他们丝毫意识不到他们无心的举动足以把一人踩进泥潭,永世不得翻身。 祝久辞微微侧开身子,让他们看见梁昭歌身上的五品朝服,白鹇展翅,朝珠丹红,此等殊荣,不容置疑。 三两官员退开,被困在闭塞中的二人终于有了喘息之机。祝久辞慌忙转头,梁昭歌神色如常,依然平淡地看着周遭。 我们走。祝久辞仰头看他,急切不已。 他迈步,百官哗啦向后退开一条窄道,他牵着梁昭歌擦着百官的衣衫往前走。 远处就能看见长阶了,只要踏上去,他就能带着梁昭歌离开这是非地,将那群丑恶嘴脸的人甩在后面,不管一辈子呆在国公府中,抑或出了京城游遍山海,总归不会再受他们指点。 小公爷也好,梁司乐也罢,他们何时在意过这个虚无的头衔,那些人爱要便要去吧!辞了这官位,管他风霜雨雪,只要他二人在一起,何惧前路漫漫。 百官队伍向两侧让开,祝久辞拉着梁昭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