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 (第2/2页)
有点贪恋这样的气氛。 一只手递了杯水过来,是个穿着淡灰色衬衣的人。虽然是居高临下的俯视,但他的眼神十分柔和、让人忍不住想亲近。 “醒了?您看起来很疲惫,我就没有叫醒您。睡得好吗?” 裴陆接过水,眨了眨眼、然后望向窗外。 “雨停了。” 他说。桔红色的夕阳穿过金黄的树叶,给路上的行人镀上一层温暖的光。原来春城是有秋天的、还这么好看。 “停了。” 那人人说。 裴陆想起来这人是个心理医生,是来给自己做检查的…… “我……” “裴先生,” 医生打断了他。 “我认为您的精神状况没有任何问题。” 姜闻之没有错过他瞬间亮起来的眼睛。 “但是恕我直言,陈非先生……您可能不能寄希望于别人去找。” 裴陆点了点头, “我知道。耗费公共资源是件很可耻的事,而我已经浪费的够多了。不然他们也不会费尽心思想要证明我是个神经病。” 他苦笑了一下,闭了闭眼。 “我也知道,执着于一些希望渺茫的事很蠢。” 姜闻之张了张口、却最终什么都没说,而再睁眼的裴陆已经恢复了礼貌与克制。 “谢谢您,姜医生。” 姜医生摇摇头, “我会把我的诊断告诉警方,也会建议他们取消限制您的个人自由。但、我的建议只是参考,希望您知道我无权干涉警方的决定。” 裴陆点点头,起身告辞。 “打扰您这么久,谢谢。再见。” “再见。” “等等。” 姜医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听起来有些急切。裴陆回过头去,医生却只是温柔地笑笑。 “纯属个人好奇,裴先生。您介意跟我讲讲陈非先生长什么样吗?” “年龄二十八左右,身高一米八六左右,体型偏瘦、但应该常年健身或者从事户外活动,野外生存能力极强。” 裴陆低下头,不知想到了什么轻轻笑了一下。 “应该也很会做饭。” 至少腌的鱼干还不赖。 听完回答的姜医生点了点头,随即走过来、替他抚平翘起的衬衫领。 “谢谢您满足我的好奇心。裴先生。门口有洗手间,您可以去洗个脸、这样看起来会精神一些。” “好的,再见。” “再见。” 裴陆的心情不错。或许是这个医生没有再一脸苦大仇深地说他脑子有什么问题,或许是终于有人愿意相信陈非的存在,或许是……他睡了个好觉,半个月以来第一个好觉。 是的,得去洗个脸。他醒过来还没认真收拾过自己、看起来一定很糟糕。 他们说自己失联了三个多月,有谁四个月没照过镜子还能保证不邋遢吗?自己连衬衫领卷起来了都不知道。真糟糕。 洗手间的光线很柔和,但不影响它的明亮。 镜子也很干净,没有一丝水渍或者手印。 1 他看到了他的陈非。 二十八左右,身高一米八八左右,体型偏瘦但肌rou饱满,皮肤被太阳晒的有些麦色了、但还是能看出来之前偏白。 一双原本透亮但因为过度疲惫而有些黯淡的眼睛。 是他的陈非。 10. 脚步声比他想得要坚定很多,姜闻之有点意外。直到一杯水见了底,他才慢吞吞地起身、去擦干净门口洗手间玻璃上的水痕。 纵横交错的,写了好几遍。 刚擦完门就被人推开了。 现在是连敲门这种礼节都略过了?还是在这种不怎么方便的地方? 姜闻之在心里咂了下嘴。 1 “他说你说他没问题?” 是卢未森,拉着他回到诊疗室劈头盖脸一通问。明明是已经带了秋意的季节,难得没穿警服的人却还穿着短袖、好像一只展示自己随时会喷火的火鸡。 “噗……咳咳……” 过度工作的姜医生没控制好,只能干咳两声掩饰自己的失态。 “只是建议。” 他说得非常克制。 “我的看法不对你们的决定起任何决定作用。 卢未森在品味他刚刚一闪而过的笑,很亮、比外面的夕阳还好看。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他真的三十多岁吗?怎么看起来比二十出头的大学生还年轻? “你说什么?” “卢警官,” 1 姜闻之拿起那根干枯的智利仙人掌没撒手,也没看他。 “我认为他不会对社会或者你们警察再造成任何困扰或者威胁,所以我认为一个具有完全行动能力的正常成年人不需要去精神病院坐牢。” 卢未森皱了眉,有点不高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可他明明……” “卢警官。” 姜闻之这回看他了,背对着光、看不太清神色。只是如血的残阳落在他身上,沾染了热气、平日疏离冷静的医生看起来格外温柔。 “我可以用自己的职业生涯保证,他不会伤害别人。所以为什么还要刨根问底呢?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秘密,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没谁有权对谁扒骨抽筋。” ……?房间里没开灯,夕阳慢慢落下去、投在姜闻之脸上的阴影也越来越深,让他看起来……有点难过。 “你想吃什么?” 他说的话有点儿重了、超过了一般熟人的界线,对方的沉默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沉默半天后突然没头没脑问这么一句,再会洞察人心的医生一时也反应不过来。 1 “啊?” 他还在发愣,火鸡警官却熟稔地凑上来一把搂住他的肩膀带着他往外走。 “之前不是说了结束请你吃饭?专家受累了今儿小的请客,你想吃什么?砂锅?烧烤?还是日料?” “……裴陆如果还来找你,记得告诉我。” “……行。所以吃什么?” “……腊排骨火锅?” “走着!” 关门的气流吹动桌上的A4纸,带走了一张写着“失忆”的碎片、掀开病例本的某一页。最后一行疑似双重人格或臆想症的结语被人划掉、用黑色的墨水写上一切正常,然后签上了姜闻之的名字。 姜闻之、国内最年轻也最顶尖的犯罪心理学及临床心理学专家,他的建议绝对不只是建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