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第十九章 (第1/3页)
第十八章 随着刀锋过处,虚空中似有什么无形的存在被劈开,一道虚影凝聚在谢李二人面前,与谢云流此时长相一般无二,须发皆白,神色颇有几分桀骜。 他深深凝视了李忘生一眼,才将视线转向谢云流,动了动唇,发出一声轻哼。 谢云流也没给对方什么好脸色,挽了个刀花收刀回鞘,面容顷刻间已恢复成悟道后的年轻样貌,只那双沉淀了七十余年风霜的眼眸看得出阅历不凡。 “去吧!”他对那虚影道。 虚影不甘,却还是向着他行了个标准的道家礼,转瞬消失在原地,而后天地碎裂,化作鸿蒙。 这一幕两人之前有过经验,并不慌张,相视一笑,正要说些什么,眼前忽然一黑,下意识伸手去抓对面之人,却捞了个空。 下一刻,随着一阵天旋地转,两人意识顿失,消散前心底骤然生出一股奇特的明悟来:他们两人的劫数至此并未结束,尚有一关须得他二人共同去度。 …… 谢云流睁开眼睛时,觉得头有点疼,下意识抬手揉了揉太阳xue,伸手向旁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却只摸到冰冷的刀鞘,不由一怔: 好像哪里不太对? 他看了看眼下自己身处的环境,是一间布置简陋的房屋,看风格应是自己习惯的模样。又看了一眼那把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刀,伸手接过随手一转,手感也很熟悉—— 好像并没有哪里不对,但——怎么总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仿佛他此时不该坐在这里,身边也不该只有横刀。 这时外面有人敲门,恭敬询问,说是师范派去纯阳的信使回来了,问他是否召见。 谢云流想起确有此事:之前日轮山城一行,他从那些不懂事的纯阳弟子口中了解到了些许纯阳如今的情况后,终于按捺不住思乡之情,正视了自己心底真正的诉求,决定解决当年匆匆离开纯阳时留下的问题,邀请李忘生前来一叙别情,诉清当年之事。 是去是留,总要做个决断。 所以再三思索后,他派了信使去纯阳,邀李忘生见上一面,地点则定在了距离日轮山城不远的一处遗迹,名曰宫中神武遗迹。 这会儿信使回来,应该是已经将信送到了。 果然,信使进门以后便奉上了回信,言说是纯阳掌门所书。谢云流将信拆开,看到开篇上写着“师兄亲启”四个字时,神色一动,心中骤然浮现难以言喻的苦闷感。 他急忙闭上眼,定了定神,才强行压下这奇特的感觉。一目十行的将信看完,信中内容中规中矩,大意是问候他身体康健,又应下他所定的时间与地点,言明定当赴约云云,没有任何出格之处。 字迹也是他所熟悉的,比之当年略显成熟,一板一眼,亦无其他异常。 三十余年未见,也不知他如今怎么样了。 想到李忘生,就不可避免的想起当年离开师门时他与师父的对话,这些年来谢云流每每思及当时情况,就难免怒意攻心。他像是钻了牛角尖一般认定自己被人背叛,这股怒意不敢向着师父,便只能向着李忘生:定是他蛊惑师父放弃自己,想要谋夺掌门之位…… 种种念头本已在心底根深蒂固,然而此刻想来时,却又仿佛雾里看花一般,没了那股让他深信不疑的怒气,反而尽是怀疑。 奇怪,为什么他会如此深信不疑呢? 谢云流想不通。他与师弟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师父更是将他视如己出。至于纯阳掌门之位,一个天天忙前忙后不得休息的位置,有什么可留恋的?师弟若真想要,给了他就是,何必因此耿耿于怀? ——况且师弟也不是那么想要。 越想越头痛,谢云流忍不住又揉了揉太阳xue,眼角余光瞥见信使仍跪在原地,皱了皱眉: “李忘生还说什么了没有?” 信使摇头,恭敬道:“那位李掌门难见的很,属下在纯阳宫等了许久,他才让人送了这样一封信过来,自始至终属下都未能得见玉虚真人一面,想来纯阳家大业大,事务繁多,无暇接见小人。” 谢云流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记忆中类似的对话经常听见,当初不觉如何,此时再听总觉得眼前之人在阴阳怪气——不,应该不是错觉,这人就是在暗戳戳给纯阳宫上眼药呢!话里话外暗示李忘生怠慢于他,就是在怠慢其背后所代表的谢云流——也就是他自己。 谁教他这么说话的? 心中起了疑,谢云流看眼前的信使时目光顿时犀利几分。那信使被吓了一跳,以头杵地表示臣服,身体都不自觉打起了摆子。 啧! 挥手让人先退下,谢云流又拿起手中的信,翻来覆去上面的文字,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挑起刺儿来: 语气太平,缺乏亲近;所言太少,难以取信;写到后期笔迹微颤,似乎写信之人心情激荡,往好处想是心有所感,往坏处猜就是心虚气短……总而言之,诚意欠奉,看着难让人感动,更别说其他。 嫌弃! …… 与此同时,远在华山的纯阳宫中,同样额角抽痛的李忘生正站在太极广场上,盯着前方的吕祖百字碑文发呆。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今天早上起来后,他就时常走神,总觉得自己像是忘了什么。明明是站在熟悉的纯阳宫内,眼前的一草一木却总给他一种雾里看花的不真实感,让他忍不住盯着周遭来回扫视,有时候不自觉便会看着某一点发起呆,或心生感慨。 “掌门师兄,掌门师兄?” 耳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