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转角估时法(二合一)  (第2/2页)
户,看天上的月亮。    八月份了,应该属於初秋的气候,夜里稍微有些亮了。    八月初一,天上的月亮果然是一弯小小的月牙,细的像玩玩的线。    在这个异时空的天空下,看着纤细的月牙,李孟羲渐渐的想到了前世,想到了小时候,想到了爷爷。    也是,和月亮有关。    小时候,有时晚上跟爷爷一起出去跑着玩,爷爷走着走着会问,“呀,今儿几号了?”说着,爷爷抬头就看天。    李孟羲想起,那时自己总是想都不想,直接告诉爷爷的是yAn历的日期。    每每,爷爷自己抬头去看,若是天上有月亮,爷爷看了一会儿就能看出来是初几。小不懂事,爷爷说出了Y历初几,总是说说爷爷说错了,吼爷爷,还犟。    Y历日期与yAn历日期,总不是在同一天。正如种了一辈子地只懂Y历的爷爷,和只看yAn历的自己,相错了一个时代。    爷爷不识字,有日历也看不懂,每到村里喇叭上喊交水费电费或者发粮食补贴的日期,爷爷总是要去找人问,这是Y历是几号。    而今,自己也只能靠看月亮确定时间了。    李孟羲心绪纷飞,他睁眼看着天空,想到了很多很多,月亮也从天空正中,一点一点一点的向一侧坠落。    李孟羲能大约区分时辰了。    月亮一点一点在天空移动,子时,丑时,寅时……    然後,月亮不见了,天亮了。    小弟醒了。    不知不觉,发呆了一夜。    太yAn已经从东方升起,天光大亮。    太yAn初升,是什麽时辰?    清晨,应该是辰时。    子丑寅卯,辰巳午。    辰到午,三个时辰。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三个时辰,六个小时。    1    从早六点到中午十二点,刚好够。    李孟羲感到很开心,是因为掌握了知识充实感。    与之相b,因为在寒夜中呆了一夜而变得似乎是感冒了有些不透气的鼻子,则微不足道了。    ——    八月初二,依然是一天行军。    李孟羲在行军途中,开着车窗,频频观察天空的太yAn,以此来练习如何去识别时辰。    在上一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的时候,除了语数外三门主科,还有物理生物化学三门辅科,除此以外,更有历史地理思政等高考都不考的东西。    当时多少人以为,地理之类的东西没啥大用,李孟羲在学生时代也觉得,地理课也就有丰富些知识的意义罢了。    然而没想到,当初学完又几乎忘了的东西,剩下的还记得的一鳞半爪,现在竟然发挥了大用。    就b如现在,如何在白天判断时间。    1    李孟羲看着天上的太yAn,和广阔的天空及天空下的大地,他脑海中竟然神奇的浮现了一些cH0U象的几何图形。    图形出现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初中地理课本某一副cHa图,介绍太yAn运动轨迹时,是用一个半圆的示意图表示的。    根据时间变化,一格一格的日象示意图,布局跟钟表刻度布局一般类似。    也就是说,白天一天时间,太yAn在空中和地平面形成的图形是一个半圆。    而太yAn对地的运动速度是大致匀速的,这样的话,如果用量角器量出太yAn自东地平线上升起之後,转过的角度,再算一下角度等於一百八十度的多少,就能按b例算出的白日时间。    b如,若是太yAn从地平线上起,转了九十度,即,太yAn和地面夹角从0度变成90度。    那麽,此时就是中午。    那麽,此时的时间,就是白天天长的一半。    而如果,太yAn转动的夹角,是四十五度。    1    那麽,就是时间已经过去了白天时间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大概是上午九点。    同理,当太yAn转过一百八十度,就是落山了,从东转了一百八十度,到了西地平面落下,刚好一百八十度。    太yAn升落轨迹是个半圆、半圆是一百八十度。    这两点知识,一个来自於初中地理课本,一个来自小学数学,这两点知识此时的意义在於,让李孟羲觉悟到,如果能JiNg确测量出太yAn转动的角度,那麽,就能极JiNg确的测量出时间。    古代计时的日晷,也是根据这个原理,不过,日晷不是直接运用太yAn的转角,而是利用太yAn照S晷针影子,是间接利用。    李孟羲瞅着天上的太yAn,瞅了半天,他也m0不准现在太yAn的转角,是四十五度左右,还是三十多度呢。    人眼的观察能力有限。    因为是一百八十度,又因为是测角度,李孟羲自然就联想到了量角器。    要不,做个量角器呢?    1    这个念头一经产生,李孟羲就觉得值得一试。    和太yAn及天空有关的,应该是天文知识,再不济,是地理知识。    李孟羲自忖知识浅薄,天文地理近乎文盲。    但,试试呢?    万一区区一个量角器,真的很好用呢。    要是真的随手对着太yAn,对着地平线一量,轻松算出太yAn转角,然後得到JiNg确至极的时间。    这样,就称得上是能察天时了吧,天文地理,能懂一个了吧?    别人,b如车夫老铁,老铁依靠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抬眼一看,就能看出大致时辰,能JiNg确到半个时辰之内。    也就是,有太yAn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农夫能把时间的误差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也就是,随口约莫出七八点,点,这个程度。    1    但这不够。    若是战时,不能JiNg确判断时间,时间误差大到一个小时那麽多,那麽,假设要趁天未黑,紧急突击敌军一个营寨。    可是,因为不能JiNg确判断时间,要知道,傍晚,天说黑就黑了,五分钟前天还是亮的,五分钟後天sE就完全黑了,五分钟就足以大变样,更别说误差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了。    那麽,如果对时间的估测JiNg度b较高,就可以在军事安排上,避免很多因为时间因素而造成的混乱。    b如,若看天sE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天黑,而路程半个小时也够了,於是下令出军。    结果,不到二十分钟,天就黑了。    出击半道而止,只得回撤,徒劳军心。    而要是,对时间的估测JiNg度更高,当无有此麻烦。    我方能JiNg确估测时间,而敌方不能,一来一去,就是代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