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仁政,圭谷与金门的差别 (第1/1页)
“中秋快乐,大人。” 这日的清晨,天还未亮,郑克殷便听见坐于床边的美丽温柔的女子的呼唤。 这句话还是他教春蕾说的,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1下。 “春蕾,中秋快乐。” 1早起来,郑克殷还是按照常规那样,先换上便于活动的短打,走出庭院,随林大江师父习武。 经过半年坚持不懈的学习与修炼,郑克殷的身体素质与武艺已经大有精进,郑克殷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浑身充满力量,春蕾也在他刚回来的时候说他的身材比半年前壮了1圈,这也令她这些天里感到幸福。 既然底子已经打好了,郑克殷便也向林大江学习1些更加实用的武技,尤其是少林剑法。 说实话,论耍剑,郑克殷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他跟真正懂武的人比剑是很难打得过的,但至少他有那么1点架子,拔剑吓唬吓唬普通人便也算能够做到了。 “好,今日就先到这。”半个时辰的锻炼结束后,林大江说道,“今日是中秋节,好徒仔你有许多事要做,不宜太劳累。” “多谢师父指点!”郑克殷收起剑来,以十分端庄的姿态拱手低头说道,之后才放松下来,问道:“不知师父往年有无参加橡果丰收节庆?” 林大江笑着摇了摇头,“你也知我是不怎么懂番人的东西的,而且在收你为徒之前的这些年,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郑克殷想起来有1次在合儒番礼堂他带着手下和番人们唱歌的时候,林大江可是和得最积极的1人,心里暗暗笑了笑。 “那师父今年可要好好享受了,采果、唱歌、跳舞,可都不能错过。” 林大江挠了挠头,“好好,就听好徒仔的。” 晨练之后,郑克殷擦过汗,换过衣裳,吃过早饭,便先前往殖民司邸检查最后的准备工课,到了午后便会带领郑府里的人前往节庆会场。 由于是汉番文化相融的1大节日,中秋节既包含汉家习俗,又作为橡果丰收节的起始之日,两相结合,非常热闹。人们爱过节正是为了休息和玩耍,因此几乎人人都欢迎这种结合,很多明人采橡果时甚至比番人还积极! 这日的会场在圭谷城西南边的青丘山1片相对平坦、干燥的坡地,前几日里1大帮汉番百姓甚至主动督促官府带他们去打理,如今那里可以装下上万人。 由于橡果丰收对于番人来说又有相当于新年的重大意义,这1年郑克殷还打算站在台上向大家致以贺词,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向百姓讲解他自己与殖民司的政绩,从而取得圭谷州从上到下的认可。 即使按照洪门5先贤或者说明末3大思想家的观点去看,郑克殷显然可以算得上是1位充分尊重人民、怀有民本主义的好主君。这种与民同乐的仁政若是传至金门,也不知会引起多少金门人的羡慕嫉妒恨。 毕竟冯、刘1派高高在上,欺男霸女,鱼rou百姓,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非是冯、刘拿捏着王上郑克塽,手中又拥有军队,金门人才会不敢对他们怎样。 也正是有这样的鲜明对比,才会导致这89年来持续不断地有人从金门迁往圭谷,使圭谷的实力迅速壮大,以至于冯、刘jianian党不好掀桌“讨逆”。 随着未时过去,申时到来,午后多云天之下,郑克殷走出殖民司邸,可以看到66续续有大量的人通过南门朝青门走出圭谷,去往青丘山上的节庆会场。 由于已经有许多人在未时下午1点至3点就已前去,现在正欲出城的人已经算是少了许多了,人们若是发现了他,还会专门给他兴高采烈地打个招呼。 而他则先回到郑府门口,看见郑府众人都已经做好准备,便要带队上山。 这1天周公仁已经安排好治安吏保护会场附近以及会场与城门之间的道路,郑克殷也说好给每位治安吏都送1个月饼来感谢他们的辛劳付出。 中秋真正的庆祝活动自然是在晚上月圆之际,所幸这天只是多云,并非阴雨,夜里大概还是能赏月的。而除了山坡上的会场与橡树林,城里东市和西市也都会有活动,给没有上山去的人好好享受这个晚上。 毕竟那个会场虽然能塞进上万人,但圭谷州总人口可是4万多人! 刚刚走出城门,郑克殷便见到周公仁带着1众同僚在城外迎接。 “郑大人,我们殖民司邸的伙计,都等着随你披山上山。”周公仁恭敬地说道。 郑克殷看着周公仁、朱振勲、陈梦球、张万祺等官员以及耶律必鼎、贝林夏、宋有福等番人酋长,心头1暖。 他们主动在此等候着他,这正是衷心拥戴的体现。 “好,”郑克殷也回以温暖的微笑,“我们逸蹄,走吧!” 由于会场离圭谷城确实有点距离,这段路要走上近1个时辰的时间,待到1行人靠近之时已近黄昏,但会场里的人气却令郑克殷感觉到灿烂辉煌! “这么多人的橡果丰收节……我真的从未见过。”刚刚从牛痘病中恢复未久的豹闪闪忍不住惊叹道。 毕竟生番1社的人口再多也不过两3百,橡果丰收时齐聚起来几社,多的也不过千把人,像这里有近几千上万人齐欢庆的场面,必会令豹闪闪这样新来的番民无法想象! 这种组织大规模人口的能力,也正是郑克殷所说的“文明”的关键之处。 治安吏们知道郑克殷等大人们到来,也都准备好守住道路,使郑克殷1行人能够轻松地走进会场的中央,无需与百姓互相拥挤。 他在这里看见了蔡添,官府给他和他的人安排了1处避暑小棚,郑克殷也专程上前与蔡添互相作揖致敬。 事到如今,蔡添亲眼看过再多郑克殷的行动,也不会有多大的意义,但为了确保信息差和心理战的优势,郑克殷知道自己最好还是与对方保持距离,中秋这天过后,或许又会有很长的时间他都将离开圭谷。 既是如此,这1天他要带领汉番众民尽兴而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