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93) (第1/3页)
转身回榻上抱住熟睡的人,埋首发间,兀自掩下鼓鼓跳动的心脏与血液疯狂的叫嚣。 出征的日子定在四月十四,刚好是上巳节后一月。 祝久辞看着一身甲胄的梁昭歌,既熟悉又陌生。 美人披甲亦是美的,原来温婉之下是柔软强大的内心,刚柔并济,无往不胜。坚硬的铁甲护住柔软的腰身,银雪发亮的护腕下是细腻白皙如羊乳的肌肤,祝久辞小心抚上冰凉的盔甲,指尖冻得发颤。 小公爷又摸我鱼鳞甲玩?梁昭歌笑着道。 祝久辞红着眼睛继续摸他盔甲,指尖顺着鱼鳞片滑过,沿着细密编织的金玉线向上,抚上美人下颌。 痒。 祝久辞不松手。 昭歌可将小将军留的信笺记全了? 梁昭歌点头打趣:还有那一百余条祝氏规矩亦记清了。 祝久辞心中仍放不下:边疆困苦,昭歌不可逞能的。 有事定要去寻曲小将军,萧岑倒也靠谱,总归大事前不含糊。 生冷的水切忌少饮,干粮行军壶亦不能偷懒离身 小久。梁昭歌摸他脑袋,昭歌记得。 给你看样物什。梁昭歌牵着他走过去,桌上摆了一个银质小盘。 是何物?祝久辞问。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还是小公爷主动的。 ps.狐狸敲碗,啥时候大婚啊! 第129章出征 梁昭歌盈盈捧起银质小碟,半清不浊的汁液斑驳晃动,层层波纹撞向银壁复又折回去激荡出一圈圈纹路。 小公爷可还记得那日大雪? 祝久辞探脑袋瞧这神秘物什,欲伸指尖戳进那液体看看,被梁昭歌躲开。 记得。祝久辞仍盯着那小银碟不放,清液有些浑浊,实在想不出是何物。 那小公爷可还记得那两只小雪人? 祝久辞顿了顿,许久才从记忆深处扒拉出那两只早不知被他遗忘在哪里的小雪人。 那日二人从房顶下来,梁昭歌特意抱了雪人回去,可惜后来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化在了哪个角落。 梁昭歌摩挲着碟碗,温润指尖滑过繁复的纹路,停在那斑驳的汁水上方。 小公爷那日说,这两个小雪人无论并肩走多久,两个雪人仍旧是两个雪人,不是一个。 头顶屋檐遮去了烈炎的阳光,在他脸上罩下一层阴影。梁昭歌弯下腰身平视祝久辞,面无表情道:可如今却是一个了。 银碟晃了晃,水面激荡。化开的雪水不太清澈,隐约还能看见细碎的泥沙。 祝久辞吃惊:这是 梁昭歌捏起银碟仰头喝下,祝久辞大惊阻他,这放了月余的化雪脏水哪里能喝!然而不等他反应过来,梁昭歌已然紧紧捏住他下颌,撬开他嘴巴将剩下半碟雪水灌了进去。 祝久辞面色涨得通红,梁昭歌淡淡笑着擦去他唇角的水痕,指尖转而捏住他下巴。 小公爷,这便不会分开了。 指尖松去,梁昭歌从祝久辞身侧擦肩而过,一身甲胄缓缓迈入浩大壮阔的出征队伍。 烈阳当头,万士待发。 祝久辞咽下舌尖残余的苦涩雪水,看着那人背影湮没在无尽的盔甲之中。 耳边响起震慑天海的嘶吼声,齐声震天,势如破竹。 祝久辞回神,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然跟着行军队伍走到森严的西城门前,高大的城墙投下黑暗阴森的阴影,在这烈阳当头的春日圈出一片凄冷的地盘。 将士们整齐踏出城门,祝久辞转身踩着石阶登上城墙,数月前,他曾和自己的伙伴登上这片高台,在一片金光灿烂中远望无穷无尽的山河。 如今再一次迈步上去,登顶的一瞬间,阳光刺破城墙冲开一切黑暗与阴影,在一望无际的土地上,站着数万个身披银甲的北虢国战士。 银辉震撼,直逼天光。 出发。 队伍浩浩汤汤远去,连作一线绵延的黑色,消失在无尽的天际线外。 祝久辞站在城墙上,泪水无声落下。 他看着国公爷与国公夫人并肩远去,曲惊鸿小将军骑了一匹黑色战马,高束的墨发晃在身后。不远处萧岑背身离去,冲他扬了扬手中刀剑,再寻觅,梁昭歌的身影消失不见,无论他如何寻找,都只能看见一片明晃刺眼的银海。 晏宁。身后传来圣上温润的声音,他看着圣上背手走到城楼前,静静凝视前方无尽的行军队伍,明黄的龙袍在风中鼓鼓吹动,他道,回去吧。 祝久辞低头。 朕相信。梅逊雪道,北虢国的将士无往不胜。 大太监总管福筝引着祝久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