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惊梦 (第2/2页)
先生气恼地拍了一下他的头:“小小年纪不学好,香什么香?” 他有点委屈地把脸埋在先生衣襟里,有点难过地发现那阵若有若无的冷香已经被衣服上的熏香盖住,什么也闻不到了。 当年的小世子已成了皇帝,裕王府讲师成了当朝首辅,感情却亳不褪色,反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加浓烈。他只觉得一时间天地寂静、心头guntang,大雪模糊了威严的皇城,淡化了君臣师生的纲常,唯有他双臂间抱着的人隔着衣裳传来的体温还如此清晰。他贪恋那份温暖,只想再抱先生一会,哪怕一小会也好。 “陛下?陛下?”老太监尖细的嗓音又把他唤回。 万历恼道:“鬼叫什么?” “雪下大了,请快些回屋吧。九州安危系于一身,望陛下万以龙体为重。” 他嗤了一声,冷笑道:“什么九州安危系于一身?萨尔浒兵败,宫外都在传‘若使江陵在,事不至此!’是以为朕不知道吗?你们这些人眼里的九州安危,究竟是系于朕一身,还是系于他元辅张少师先生一身?” “一个个弹劾张江陵的时候,说得他一无是处、罪大恶极。人死了三十八年之后,倒是念起他的好来了!不嫌恶心吗?” 老太监早学会了应对他时不时的暴怒,只是低头不语。 万历怒火无处发泄,见眼前梅花,便也心生厌恶。 想这梅花竟以为若没了她,冬日就既失冷香、亦无艳色。她以为自己有多重要吗? “叫人来把这株梅花砍了吧!朕看着碍眼。” 说完又一拂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回屋内。 老太监默默地看着皇帝的背影。 这株梅花,是皇帝多年前特意下令从裕王府里移到宫中的。 他雪夜行了那么远来看这株梅花,看完却只说了要砍掉。 恐怕想见的不是梅花,恨的也不是梅花,是江陵罢。 万历步入文华殿,嘴里念叨着: “什么若使江陵在,事不至此…若使江陵在,事不至此……” 怒得砰地推翻了桌子——瓷器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墨水染坏了前线寄来的战报,又溅上成摞的留中不发的奏表。桌上物品就像这个帝国一溃千里的命运般,摔成一地狼籍。 他挤在椅子上,胸膛剧烈起伏着,牙疼得他近乎昏厥,却仍自嘲笑道:“当年江陵一死,满朝文武争相上奏弹劾,朕还以为他们有多大本事呢?离了一个张江陵,照样能保我大明社稷。今四十八载遍阅朝堂,却知无一人能及江陵。” “然江陵所谋在江山社稷,非在为天子尽忠也。” “权相谋国,庸臣误国……朕治国四十八载,何有一忠君之能臣真为天子着想?满座尽是无能之辈!个个都只会谋划自己的前程罢了!” 把责任都推给权相庸臣后,他仿佛又是永远不会犯错的圣明天子了。 只是肺仍喘息得像破烂的风箱,眼前又是一阵阵黑,宫人呈来福寿膏,他服下后,镇痛的效果弥散开,他才感觉好些了,接踵而至的便是深深的疲倦。他的目光在室内各处漫无目的地打量——他日益困居乾清宫,文华殿早已闭门多年,一派萧索景象。今日匆忙前来,殿内许多物品都已积灰来不及擦拭,夜晚殿内烛火亦寥寥,还是方才他进来才点上的。烛火照不到的黑暗处,便如一张黑洞洞的大口择人而噬。——他的目光最后凝固在那架屏风上,中三扇绘大明天下疆域图,左右各六扇贴文武官职名。——乃万历二年张居正命人所造献之。 收到这座屏风那年他十二岁,地图上的大好河山仍能令他少年的心潮澎湃。 那时迎着先生期盼的目光,他亦曾许长风万里凌云志,要山河清平,要社稷无恙,要做一代明君。 但是那些东西遗落在北京纷飞的大雪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他的精神忽然崩溃了——红梅,屏风,难道只有这些吗?他走过每一条皇宫中的道路,眼前都浮现出那个人的样子,去想先生是不是曾经走过这里;他念完一段诗文,总要想起那个人教他读书时的声音,一遍遍地去想那个人脸上的神色是怒是笑;他提起笔就是先生执着他的手教他握笔,他扔下笔就是先生的劝诫之语……你要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如果一个人占据过你二十载春秋的目光,你如何能忘了他? 他默然地睁着眼,很久才意识到自己流泪了。 张居正,你说为什么,朕在这皇城内执掌天下,却何处都逃不过你的影子呢? 疼痛被药物麻木后,一阵很深沉的疲倦便漫上来。 他合上眼睛,任由黑暗吞没眼前的场景,却觉自己的身体只剩躯壳,内里早已与这外表金碧辉煌的深宫,一同腐朽破败。 然他自囚于此,不愿抽身,又如何怨得了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