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地心家教班」之2 (第3/3页)
系。谘商完之後,心情依旧低落,但是b较愿意投入班上事务,主持生日节目,代表系上参加文学院辩论b赛。辩才无碍的才能受到系上学长注意,大一下,带领她参加了哲学X与政党X两个社团,开阔她的视野与认识许多他系的优秀人才;又直属学姐就是毕业後在花莲教书的学姐为她争取奖学金,解决她的经济压力。大二、大三,联考失常的失落感以及经济依赖家人的愧疚感,渐渐被深埋进内心深处,她认真上课,并到图书馆x1汲人文艺术知识;课余积极参与哲学X与政党X社团,开展对国家社会的关怀。大四时,放下社团,专注未来就业准备,她放弃当老师的志愿,想去广告界工作,跑去大传系听广告课程。 会想去广告界工作,起因於大三的时候,大嫂带父亲、两个侄子、三姐与她去看一部电影─《油麻菜子》,她深深感动。之後她去查资料知道这是廖辉英的书改编的电影,便开始查阅廖的背景,在一篇廖的自传文章,知道廖毕业於台湾大学中文系,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告公司,文中谈到广告公司的工作环境充满活力、强调创意,让她很心动。大四时,同学们纷纷在准备普考或是研究所考试,她却准备前往广告界发展,先去大传系的广告课程旁听,最後决定从事文案的工作。 大学毕业後,在商业界的大可汗广告公司工作半年之後,广告文案、CF制作过程等有关艺术创意的部份她都很有兴趣,但是整个商业的工作环境对她而言显得太复杂,她很难存活。做满一年,她确定自己真的无法在商业界打滚,潜藏在内心的年少志愿─老师,浮现出来,她想考中文研究所,然後再去偏远地方当老师。然而来到花莲学姐任教的学校之後,她才意识到当老师也不是她想像的简单样貌,也是有其复杂X,似乎跟广告公司没差异太大。她刚到花莲的一个星期,学姐常向她抱怨学校人事的纠葛,b如说排课程这件事情。学姐刚进这学校时,资深老师的课排得轻松又集中,一周可能只要上三天课,或是只有早上的课,下午没课;而像学姐这种菜鸟老师的国文课,往往被拆散成每天都有课,而作文课都被排在下午最後两节课。资深老师下午没课,翘班买菜的买菜,约会的约会,应酬的应酬。她听到老师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很惊讶这跟大可汗广告公司的旧同事欺压新同事,以及业务组同仁混水m0鱼的工作样貌居然没甚麽两样。把她儿时对於〝杨老师〞的敬佩情怀都打碎了。 *** 走在学校C场跑道散步,红云心里想着既然想当老师,去学校教书好像也不是想像中的完美,假如研究所没考上,那乾脆自己来开英文家教班。 她高中联考、大学联考,都败在英文成绩不好。其实要上国中的暑假她有去补习班上英文,学习字母与音标,那时候她很喜欢英文草写,觉得这文字很美丽,还很得意自己写得一手好看的英文草写字;对於KK音标也学得很认真,认为英文是好玩的东西。只可惜一上国中之後遇上一位超严厉的英文nV老师,上课时她心里都发毛,英文对她来说不再有趣,反而是充满恐惧。从国一到国三,她的英文成绩每下愈况,高中联考时居然只考了七十几分。上了高中,变成遇到一位好好小姐,不b迫学生,只Ai帮学生看手相的英文老师,她的英文成绩就更烂了,大学联考的成绩居然只有二十几分。国中、高中英文课都是重要课程,但大学的中文系只有大一、大二有英文课。大一的英文老师很无趣,还好大二的英文老师是一位来自美国农场的华裔教授,为人风趣,授课活泼,让她对英文又产生兴趣。从这位大二的英文老师身上她T悟到,英文老师的教学如果很活泼生动,是可以引发学生对英文的兴趣,进而就会喜欢念、英文文章,甚至敢开口说英语。 假如自己能为村庄的青少年开发一种寓教於乐的英语初阶课程,引发她们对英文的兴趣,进而喜欢上英文,也算是一种好老师。如此小小的心愿在她心中发芽。 离开花莲的前一晚,学姐特别下厨煮了一桌丰富的菜为她送行与加油。 「红云,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能考上研究所最好,若不能,就发展别的,别忘了以前在大学时,你也是我们系上的才nV啊。你大三时不是还得过系上文学奖组第二名,你还用奖金请我吃了一碗牛r0U面。说是第二名,可是第一名从缺,你等於还是第一名啊,记得吗?」学姐一边说着,一边夹了一块三杯Jr0U给到她碗里。 「得奖?也才三年前的事情,却好像好遥远喔。」她咬着好吃的三杯Jr0U说着,「若真的考不上,我想在家乡村庄创立英文家教班。」 红云将早上散步时想开英文家教班的想法告诉学姐夫妻。 「这主意不错。」学姐说。 「我也赞成,能为家乡孩子的英文尽点心力,是一件好事。」学姐的丈夫也给她鼓励。 吃完晚餐,她切了盘水果拿到客厅,与学姐两夫妻话家常。 「红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万一你真的能开英文家教班,总得有点创业基金。」学姐拿出一个红包。 「我不能收,这两个月来你们供我吃、住,已经帮我很多了。」她急忙将红包推回给学姐。 「你一定要收下,万一真的要开家教班时,也需要一点资金。以後你有能力时,再拿这红包帮助需要的人。」红云理解一直以来Ai护她、疼惜她的学姐的用心,便收下红包。 学姐的红包温暖红云的心,也一直让她记得学姐对人的温情;一年後,她真的也以这种方式帮助了一位失业的学长,将这温情红包传成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