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甜的!sp,破镜重圆,宠的!严厉手黑攻的自我救赎)_渺渺(破镜重圆,揍P股文学,两个人都很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渺渺(破镜重圆,揍P股文学,两个人都很好!) (第1/5页)

    “你是不是能确保自己永不出错?做人要懂得和光同尘,不该说的话我也说了,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我不能,我只知道做错了就该承担后果,文有定法,律有常规,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我是,他也是。”

    司玉做官的第四年,升任刺史的第一年,他头一次被平卢节度使江执留下来训话。

    这年过半百的花胡子干瘦老头,目光锐利,语气亲和。

    反倒是司玉言语里多了些少年意气,显得有点儿尖锐了。

    江执冷哼了一声,嘴角带着点笑意,笑他的愚不可及,不自量力。

    也没有留难他,摆摆手就放他走了。

    那人犯被县令多打了三十大板,转头他就告到了司玉这里,告县令有律不依,收受贿赂,滥用职权,非要司玉打回那县令三十大板。

    司玉真就打了,他一点水也不肯放——最终这些水冲淡了他和所有同僚那并不深厚的交情。

    不能说他不在乎,只能说,他没办法。

    司玉担任青州刺史这两年,一直循规蹈矩,恪尽职守。

    终于还是在某天做了他原来完全不敢想的事——他把那个十八岁女犯带到了这个跟她通jianian杀人的男囚牢房里。

    “一旦你有了身孕,依照律法,要等孩子百日之后方可行刑,这期间,还可以有很多变数。”

    他点到即止,锁上牢门,转身就走。

    两个月后,女囚有了喜脉。

    当年他不肯为同僚徇私,如今却为了两个素不相识的囚犯舞这样大的弊。

    这个法子,还是即将卸任的平卢节度使江执启发了他,至于是有心还是无意,就无从考证了。

    司玉半夜惊醒,颓然的坐起身来,月光衬的他脸色惨白,清俊的脸上冷汗涔涔,紧锁星眉,打湿的发丝黏在额角,好一会儿,他还惊魂未定。

    他又梦见了常旭,这几年他很少梦见常旭,甚至上次梦见常旭已经一年多了,但每次梦到常旭他都会无一例外的夜半惊醒——无论梦境的开端多么温馨和美满,无论走向如何的荒诞无稽,最终都是他趴在桌上被常旭严厉责罚pg,那尖锐绵长的痛楚令他死去活来。

    哪怕是梦,醒来他还是觉得屁股隐隐作痛。

    当年常旭金榜题名,一举夺魁,正忙着参加皇家的庆贺仪式,他呢,总算榜上有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了长安逃离了常旭。

    司玉翻身下床,在书架上取下一个木箱,打开来,一股墨香扑鼻。

    大半箱的信件,全是常旭写给他的,只是他一封也未曾拆开。

    他不敢看,翻了翻,在信件最底下摸出一枚厚重的红黑色戒尺。

    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摩挲着,他回想起他跟常旭朝夕相对的那五年里。

    不知挨了多少打。

    他疑心,这原是黑色的戒尺,叫他的血染红了才变成红黑色。

    可不管怎么说,常旭还是帮了他很多。

    那些他想不通理解不了的,都是常旭不厌其烦给他理清讲明,他生活困顿,是常旭不断的接济维系了他的生计。

    他家道中落,父母早去,亲眷里就只有一个奶奶。

    常旭第一次去他家就皱了眉头——家宅虽大,豢养不起奴仆不说,庭院凋敝,墙壁斑驳,瓦顶破烂,家私陈旧。

    是常旭拿了银子替他修缮家宅,补了漏雨的瓦顶。

    常旭甚至为他放弃了一次科考:

    临近考场时,邻居狂奔而来,气喘吁吁吞吞吐吐的告诉他,奶奶摔了,还摔得不轻,让他快回去看看。

    常旭当时正在他身旁,当机立断,要他专心去应考,自己则去照看他的奶奶。

    可惜,那次他还是落第了。

    “唉。”

    司玉重重的叹了口气,将戒尺放回木盒,拿起一封信来,拆开,却又不敢取出。

    他把戒尺与信件全都锁在木盒内,试图将自己对常旭的恐惧怨恨和爱欲思念都困于心底。

    你的最爱,很可能与你最不相配,所以,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在一起。

    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恐怕要老了之后才有勇气去见常旭一面。

    偏偏常旭又被调任为平卢节度使,不日就任。

    平卢节度使底下有四个州,其中就包括司玉在任的青州。

    常旭,成了他的上锋。

    有够头疼,有够屁股疼的。

    二.

    阔别五年之久,再度与司玉重逢,常旭的心情也是别样复杂。

    16岁,他俩在书院学堂一同读书,司玉第一次跟他说话时脸颊绯红,向他请教算术。

    17岁,他们俩已经同床而眠。

    21岁,同年及第,虽是一个榜首一个榜尾。

    金榜题名时,洞黄花烛夜。

    司玉偏偏就在这时候毫无预兆的离开了他。

    直到今天,他依然想不明白——司玉为何会突然对他退避三舍。

    他原以为司玉是怕丑,想了许许多多安慰司玉的话,引经据典,情理交融,可惜还没说出口,司玉就悄摸的远赴万里就任了一个小小县令,临行前,甚至没给他留下只言片语。

    一晃,五年了。

    他写了无数封私信给司玉,从未得到一字半句回复。

    这五年,常旭历任大理寺少卿、刑部郎中,是非令不得出,假期也有,可山长水远,如何能去见司玉一面?他只好在公文里竭力搜寻着关于这个恋人的点滴线索,聊以慰藉。

    揣摩他结案的判词,以此琢磨他的心境处境,有时高兴他的进步,有时气恼他的大意,有时惋惜他只见秋毫、不见舆薪。

    昨日宴席上,司玉终于又坐到他身旁,起身向他敬酒时,囫囵的说了几句好话,眼睛却全然不敢看他。

    他倒是仔仔细细的把司玉打量了个遍——司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好像,是比从前更有神采更加俊俏了。

    想到这里,他抑制不住嘴角的笑意。

    “你和那个青州刺史是不是认识啊?”

    方景熙问,又笑着补充说明了一下,

    “你眼睛都快掉他身上了,他么,看我的眼神也很复杂,好像有那么一丁点儿的敌意。”

    “何止认识,我已奏明过圣上。”

    皇帝并不关心,还随口问他,

    “五年,那当初是他负你还是你负了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