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顾知寒的敏感  (第1/1页)
    一个念头莫名的在心里头疯涨了起来,脱口便问:“九九又是自己种红薯又是鼓励村民们种植红薯,现在更是要囤积粮食,莫不是......你知道点什麽?”    苏九:“......”    苏九一顿,眸底有慌乱一闪而过。    顾知寒这会不会太敏感了些?    “我能知道什麽?”苏九故作镇定,说道:“我只不过是想要多赚点银子罢了,恰好知道红薯粉的做法和正确的种植方法。”    说着又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莫不是你还以为我学了什麽能掐会算的本事?能够预知天命不成?”    顾知寒拧了拧眉,他总觉得苏九这话参有水分。    这世间能掐会算的人有不少,就b如说三清那老头也会一些,但他却是不会轻易的算什麽的,说是会折损了寿命。    他小媳妇儿一个nV子,真的会这些吗?    若是真会这样的本事,是应该藏着掖着一点,被别人知晓了怕是会引得麻烦了。    如今的苏九会医术,已经算扎眼了!    顾知寒笑了笑,道:“我只是随口那麽一说。”    苏九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微点了下头,但心里却松了口气,其实若顾知寒继续问的话她也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但他不问就更好了。    这家伙年纪不大,却像是个千年的老狐狸似的,她还真怕会有什麽破绽会露出来。    “爹娘那边你也不用担心,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就是。”顾知寒又补充道。    想到顾爹顾母对她的好,苏九心里微暖,朝他笑了笑,“还得谢谢你,若不是你开口,爹娘怕也不会如此痛快的纵容我。”    顾知寒微抬了下眉梢,这话她说的可不对。    便是他不开口说话,他爹肯定也不会阻挠他媳妇儿的,不知为何他爹对他媳妇儿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就好像不管他媳妇儿做出任何事,做出任何的决定来,他爹都会无条件的支持似的。    翌日,刚起床,因为苏九要按照市场上的价格买粮食这个消息传遍了村里,不少村民们一个个起来之後就来敲门了。    “老顾家的,听说你们家要买大米是不是?”顾母一打开门,便有人先开了口。    “是,是,是!”顾母笑眯眯的道:“待会儿吃了早饭,便开始收粮,各位叔伯大爷家里有多余的粮食的,都可以拿过来。”    “多少钱一斤啊?”有人忍不住问。    顾母道:“昨日去镇上,人家收购那是五文钱一斤,你们若是愿意卖的话,就按照这个价格来。”    顾母想想先前顾二哥将自家的粮食推到镇上去卖,两文钱一斤,三文钱两斤的都卖过便觉得心疼的厉害。    虽然没有卖掉多少吧,但也让她觉得亏了。    “真的?按照这个价,送多少来都要是吗?”    村民们一个个的这眼睛都亮晶晶的,他们第一季的粮食可都是丰收啊,先前太便宜了有些的人舍不得卖,就想着等一等试试,没想到还真让他们等到了。    挑到镇上去卖是这个价,卖给顾家也是这个价,何必舍近求远呢。    “收,都收!”顾母道。    “老顾家的,这可是你们家说的啊,可别反悔。”    顾母眼睛一瞪,双手cHa在腰上,“反什麽悔,我顾家做事向来说一不二,说收就收,倒是你们可别後悔才好,这粮食五文钱卖给了咱顾家,今後若是想要五文钱再买回去的话,那便是不可能的了。”    “切!”村民们一个个的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再过两个多月,这第二季的稻子就要成熟了,咱用得着再买回去?”    “就是,就是!”    “放心吧,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可做不来那等不要脸的事,谁今後若是反悔我王大虾第一个不放过他。”    “说的不错!”    顾母嘿嘿一笑,“这话可是你们自己说的,待会儿吃了早饭就开始在家门口称粮,只要是好粮我顾家都收。”    “瞧老顾家的这话说的就是底气足,这有了银子就是不一样了!”有人说着酸话,笑呵呵的回家装粮食去了。    顾母在後面提醒道:“最好是用袋子给我们一袋一袋装好了啊,散装的可不收。”    “好嘞!”    都是靠卖这些米粮过活儿的,谁家还没有几个蛇皮袋啊。    这些村民们刚离开,萧婆婆和冯婆婆就从村长家那边来了,两人便和芳华青黛两个小丫头一起做着早饭。    顾二哥则匆匆的去村民家里借称去了。    隔壁杨进家里就有秤,一听到顾家要买这麽多的粮食,杨进还被吓了一大跳,“老二,你们家就算人多了,但也不能买这麽多的粮食吧?吃得完吗?”    “杨兄弟,不瞒你说我家这粮食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是用来卖的。”顾二哥道。    “卖?”    顾二哥将昨日苏九分析的那一套说辞说给了杨进听,杨进听完之後看了看天,“你还真别说,今年的天气可b去年的差好多呢。”    “可不是!”顾二哥认同的点点头,“三弟妹说那些商人都是人JiNg,若是普通的收购粮食,只要按照原来的价格收购便是,如今突然加了价定是有不少商人开始收购所以这价格才会上升。”    “说的是有道理,可......若是猜错了呢?”杨进有些犹豫,他家里的粮食也不少,其实他也是想要卖掉一些的,但听顾二哥这麽一说他便觉得这粮食不能卖了。    但若是猜错了呢?第二季水稻也丰收的话,他们家的粮食就吃不完了,到时候可就没有这麽好的机会了。    “这事也玄得很,不过确确实实已经两个月没下雨了,备着点总归是好的。”    杨进道:“没错,有备无患,那我们就不卖了,待会儿我帮着你过去称谷子。”    “好嘞。”顾二哥点头。    杨进回了屋跟自家媳妇儿一合计,还是觉得将粮食先存着为好,他们手头上还有些银钱,也不差那点卖粮食的。    商量好了之後,夫妻两又去了杨二婶家,杨二婶一听便觉得这事十有是真的。    别的不说,她觉着苏九收了那麽多的粮食肯定不是自己拿来卖的,定是与那王家一起合作卖的,王家的生意做得多大她不清楚,但人家是县里的人,知道的肯定b他们这些乡下人多。    於是杨家人一商量,也觉着这粮食不卖为好,他们勤快一些靠着顾家多开垦些荒地,多种植些药材,那点钱就回来了。    他们杨家就是从别处来的难民,就是因为遭了饥荒才来了大山村,他们心里b任何人都清楚,遭饥荒的时候,有粮食在手中可b有银子在手中要靠谱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