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问道三清(穆礼安穆清滟) (第1/2页)
盛安二十五年,春祭末。 是日宜嫁娶,忌孝丧。 京郊繁侬岭的棠花开了,鹅毛大雪纷纷而下,四季倒回,虽说已至春时,却如严寒将起。 大渊皇朝长达数年的燕党乱国始于此。 渊盛帝驾崩祭台前,太子不知所踪,燕侯以代政侯自称,朝臣不服者禁于议政殿,扰乱人心则杖毙玄极门外。 一时间朝中风声鹤唳,帝丧传入京都各处,宫中亦是纷乱无主。 天色渐沉,回鸾殿突发火起,火势盛如红棠满月,宫人救火不及,楼台坍塌,退至北宫门外,忽见火星宛如鹤羽在上,烈烈九霄。 火海中似有白鹤盘旋楼阁,恍惚仙人降临轻叹。 “乱世西风悲促起,何人知我谢袍恩。” 仙声空灵旷古,火浪霎时迭起数仗高,将回鸾殿整个包围在内。 宫人见状皆面朝回鸾殿归跪去。 仙人复又笑道,“万世功业皆在此,既是大渊臣民,跪他有又何妨。” 语罢鹤羽消散而去,唯留宫人满目惊慌,颤身匍匐,不敢起身。 而此时的回鸾殿主宫,火势带起的烟雾被风吹散,殿外滔天巨焰,室中却并无烧灼,红焰仿若琉璃净宝,知晓主人心意,回护着榻上之人。 殿中时不时有咳声传来。 纱帐过后,便见一美人躺在鸾榻,鬓发散乱,纤薄弱身,听到殿外隐有鹤鸣,美人泛白的嘴唇弯了一下,似是在笑。 可惜榻上景象未添喜意,做出这番表情,美人衣袍已被鲜血浸湿,血水沿着鸾塌而下,腥气惹人鼻息。 腰上环佩却是被人打理过,衣衫依旧端正,此时笑颜倾世,便如清棠绽开,隐有君子遗风。 其实远远观之,榻上美人已非盛年,虽是男子,面容却精美雅致,毫不掩风姿迤逦。 可惜眼尾细纹露出,再加之面相灰败,颊边更是孱如薄翼,若不是胸膛微有起伏,怕会让人认成一具美艳尸体。 美人自是不分男女,花谢惹人怜惜,可榻上美人如此惨相,明眼人都知时日无多。 “后世可载忠臣烈骨,丞相可是满意。” 不知何时鹤袍道人靠在殿门处,焰火见他即退,仿若看到控主。 听闻这声音,榻上美人垂下眼帘,眸中似有涟漪荡起。 “我本以为你不会来,三清山去寻你,他们说你不愿见我。” “我自是不愿见你。”鹤袍道人靠近鸾榻,面容清俊,不过二十有余。 他不甚规矩坐在美人身旁,手拎着酒葫芦,长腿翘起来,唇角玩味勾起半边,随意看着榻上美人惨状。 “当初我便说过,大渊与我,只能选一样,你既选了这君臣万民,不顾自己安危,我又为何要心疼你。” 说到这里鹤袍道人低下腰,贴近美人脸庞。 气息吹拂过,他眸中隐有笑意,说,“清清,我说的可对。” 美人面颊霎时转红,眼眸躲闪,却因无法动作,只能困于他怀。 两人唇畔只需稍许距离便能触碰,偏生那道人使坏,微微拉近,却又往复辗转。 直将那伤重的美人逼得眼尾垂泪,方才轻柔吻上他。 气息交替厮磨,两人唇舌隐现,那宛如清棠的美人似是初做此事,笨拙探出舌尖,眼下染着稍许薄红,羞起的面色好看许多。 鹤袍道人见此轻笑,浑声说,“清清原来这般想我,热情比这焚火还甚,我都快要喘不过气了。” 美人便侧过头,面上不甚高兴,似是恼了。 他生起气来颇为灵动,仿若陈年积淀的稳重不再,眉眼带起亮色,唯余少时轻松意气。 鹤袍道人未再扰他,指尖缠着美人灰白的发丝,不知在想些什么。 “你出那道观,你的那些师父可知?” 美人记起多年前,他听闻还是少年的道人上了三清山,慌忙赶去寻他,拦门的道士说少年生来修此道,此生过后,再无红尘。 原想死前见一面,此生便无憾事,如今既已见到,应是心愿已了。 可想到往后生死相隔,美人就无法安然。 若非生来便是穆家长子,他当日定会跟胆大妄为的少年同去,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