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基称王 (第1/1页)
以往历代皇帝的登基大典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天坛祭祖,今日耶律齐直接将自己带到了太和殿,裴岑想了一下,耶律齐不是永梁人,这些历代先帝对他而言不值一提,这个环节应该是被他直接省去了。 外面鼓乐齐鸣,大典正式开始了,裴岑被安置在太和殿的内室之中,这里是为皇帝上朝前休息的居所,平日里只有心腹大臣会有机会在这里议事。 裴岑从榻上起身看了一圈,永梁帝生性简朴,此处的陈设还保留着他的风格,裴岑想到爹爹是否曾经就是在这里和永梁帝讨论改制一事。 外面传来一阵诵乐,裴岑想起耶律齐离开的时候曾说过门外的左侧屏风处,在那里可以看到太和殿全貌,也可以看到耶律齐走上皇位。 许是想让裴岑看见自己登基的时刻,耶律齐并没有让外面的宦官阻止他,他顺利地站在了最有利的观看位置。 下面正浩浩汤汤跪了一地的大臣,耶律齐正踏上阶梯,缓步向皇位走去,裴岑听见的乐声就是礼官正在一旁奏乐。 他没有重新更衣,还是穿着在马车上被裴岑弄脏的那套衮袍,只是换了皇帝的九珠冠冕,更衬得他威严深重。 突然间,裴岑与耶律齐四目相对,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教,裴岑知道这人心狠手黑,说不怵耶律齐是不可能的,但他的自尊告诉自己不能露怯。 耶律齐一步一步走上高台,却像在走向裴岑一样。 裴岑正强装镇定,却发现耶律齐笑了。 不同于这段时间经常看见的冷笑、嘲笑,这个笑更像少年的意气风发。 裴岑轻叹一口气,哪怕面上再如何老成,耶律齐也只比自己大三岁而已。这个年纪的耶律齐忍辱负重夺了漠庭的权,再一路杀到昌汉,如不是立场不同,裴岑也不得不赞上一句天才。 只是这一笑,仿佛他对裴岑的芥蒂都已经不见,他们又回到了从前。 自从被抓后他看自己的时候眼里的情绪都是复杂的,更多的时候裴岑只能从他的眼睛里面读到情欲,对自己身体的渴望。 这一笑,让裴岑感觉齐律回来了。 只是裴岑心里清楚,齐律再也回不来了,那个对自己好的齐律已经死了,现在他和耶律齐之间夹着家仇国恨,自己也只是他的战俘奴隶而已。 裴岑不自然地移开了眼睛,看向下方跪着的那些人,随着耶律齐“平身”的命令,下方的人都陆续站了起来。 裴岑盯着人群仔细辨认了一下,没什么熟悉的面孔,很多孔武有力的武将一看就是漠庭人,文官也都是一些生面孔,不知道耶律齐从哪儿提拔的人。 不过裴岑之前就猜到耶律齐不会用原来那批人,他早就听爹爹说过,朝堂的人大多都是皇亲国戚,其中以太后一族势力最为强盛,他们把持着朝堂,让真正有才之士无出头之日。 父亲提出了朝中任用大臣一个新的方式,以往“选贤举能”只是任人唯亲罢了,他对永梁帝提议用“科举制”的方式帮助朝廷吸纳真正的有才之人,而不是现在这些尸位素餐的贵族子弟。 只是不曾想,曾经永梁帝和父亲苦心谋划的事如今耶律齐轻而易举就做到了,不知道他以何种要求选取的朝堂的人,但他确实洗清了整个朝堂,裴岑有些唏嘘。 裴岑更意外的就是今日耶律齐登基沿用的居然是永梁的制度,曾经耶律齐还是齐律的时候,他和耶律齐讨论过永梁的礼乐文化,耶律齐承认永梁的文化让社会更加安稳,也更适合永梁。 那时候的他就并不排斥永梁的文化,裴岑还记得他提到过漠庭太野蛮了,这话也有依据,传闻漠庭的王上传位,还需要分食生rou。 这么看来耶律齐在永梁待那段时间,已经暗中将这些打探清楚了,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只当他是被仇家追杀,寻求相府庇护罢了。 父亲将自己保护得太好了,才会对耶律齐毫不设防。 裴岑听见宦官宣读圣旨,永梁归顺于漠庭,梁帝自愿禅位,漠庭将迁都于永梁,昌汉仍然是国都,他也愿意善待永梁百姓,只要臣服漠庭,一切如常。 这些在裴岑的意料之中,毕竟耶律齐选择在这里举办登基大典,而不是回漠庭就可见一斑。 “裴相乃国之大儒,恳请王上恢复裴相官职。” 朝中好像有人提到了父亲的名字,裴岑看向跪在庭前的那人,看模样是永梁人,而立之年,身形瘦弱,脸色蜡黄,并不是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相貌。 此言一出,朝堂中的空气仿佛凝滞了,耶律齐没有收敛一身的气势,朝堂之中无人敢再开口,跪着的那人趴得更低了。 “黄大人,此事不是你该关心的事,这个相位本王自有打算。”耶律齐不怒自威,冷声说道。 沉寂了一刻钟,耶律齐终于缓缓开口敲打这人,满朝文武都是他亲手提拔的,没想过还有人是裴相的拥趸。 躲在后面的裴岑也没想到,这人居然在为爹爹求情,爹爹身任丞相已经十余年,门生无数,但他却从不结党营私,朝堂上也不拉帮结派,只忠于永梁帝一人。 求情的这位黄大人,裴岑确信自己不认识他,他甚至不是父亲的门生。 耶律齐破城后一直待在相府,裴岑动动脑子都知道外面肯定传得很难听了,说不定还有人冤枉父亲是卖国贼。 此人也是知情的,他此举,不管耶律齐如何反应,都对裴家有利,倘若耶律齐同意,父亲可以出去;耶律齐不同意,那正好洗涮了父亲的冤情。 裴岑有些感激地看向他,好在耶律齐并没有为难他,而是训斥一句就罢了。倘若这人因为父亲被处死了,父亲肯定会过意不去的。 仪式已经结束,满朝文武也各就其位,永梁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耶律齐在宦官的“恭送王上”的唱声中成为了永梁新的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