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仙姝_第四十六章 自幼熏陶打马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自幼熏陶打马吊 (第3/3页)

面上一群女子兴致勃勃打马吊,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袖子都挽了起来,堪称“揎臂掳袖”,旁边一个侍女模样的人,抱着一个女童,笑眯眯地看着,那女童也满脸好奇,嘟着嘴瞧着。

    一个茶客望着这幅图,摇头晃脑地说:“若说这手臂露出这样长一段,画在图画上难免有些不雅,不过因了这画的气息,倒是不觉得yin亵,只感觉热闹。”

    白生生一段小臂啊,明晃晃就在那画面上,手腕上还戴着金腕钏,让那原本丰腴的手臂增添了一种华丽气息,明明只是闺房之中打马吊的场景,很俗的,旁观的一个人还拈着麻糖在吃着,却居然有了一种盛唐风情。

    旁边另一个男子笑着说道:“真亏了这小娃娃,还在怀抱之中,便看马吊牌,再大几岁,只怕便要让她来凑个手,这也是耳濡目染了。”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到了七月里,时节已入孟秋,传来一个消息,罗昔昔要在白鹤观出家修道。

    蕣华听说了这个消息,便匆匆赶去罗昔昔那里,问道:“已经决定了么?”

    罗昔昔微微笑着颔首:“是确定了的,我已经这个年纪,是应该退步抽身了,从前去白鹤观进香,与紫霞真人很是投缘,便投拜在她那里,我这终身也有个了局,我是不耐烦给人家当妾,低眉俯首的,要说这红尘中的繁华,我这些年也热闹过了,如今很该清静清静。”

    今年将近三十岁,在歌姬的行业里,这便已经是暮年。

    蕣华点了点头:“在白鹤观很好,距离城里也不远,我们与梅道长也很是熟识,时常过去她那里,将来大家也能常见面。你哪一天去观里?我过去瞧瞧那仪式。”

    罗昔昔笑道:“这么一说便好隆重,仿佛我要出海寻觅仙山的一样,不过既然蕣华姑娘要去,便看看热闹也好,乃是在八月初六。”

    蕣华笑着说:“到那一天,我若是没有意外的事,便过去看昔昔的传度仪。”

    这一天晚上,巧姑回家去了,蜂儿小螳回来,三个人谈起这事,小螳点头道:“她走这一条路,倒是也好,有个善终。”

    蜂儿开口便问:“她带了多少私房过去?白鹤观虽然不是很穷,不过自己手里有一些钱,毕竟是好。”

    蕣华笑道:“这个却是不好问的了,不过她乃是个有心计的人,应该总能留些东西在手边。”

    歌姬这一行,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罗昔昔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风光,然而许多底层的歌女默默无闻,度日艰辛。

    到了八月初六这一天,小螳和蜂儿照常开店,蕣华骑着驴,另外又雇了一辆车,让巧姑抱着珊瑚坐在里面,便往城外白鹤观来,巧姑平时多是在东阳县城内走动,这一回去东白山,便当做是游玩,心境也开阔一些。

    到了白鹤观,一些平日与罗昔昔要好的人也在那里,多数也是歌姬,蕣华差不多全都认识,都是找她去画过像的。

    一连串的仪式进展下来,蕣华看着很是新鲜,连珊瑚也睁着滴溜圆的眼睛,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她一岁半的年纪,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所以很是好奇,蕣华虽然不愿带她去人太多的地方,但是整天闷在家里也不好,白鹤观倒是个合适的开眼界的地方。

    半个时辰之后,看完了这一场出家仪式,罗昔昔至此改法名为“灵微”,中间珊瑚还换了一次尿布,到这时观礼的人各自赠送首饰物品,表达自己的感情,梅紫霞便留大家在这里用斋饭,白鹤观的素斋确实不错,比慈悲庵精细一些,紫苏烧嫩豆腐很是鲜美,椒盐烤蘑菇也很好。

    吃过了饭,又喝了一杯茶,宾客们便准备离开了,蕣华抱着珊瑚来到荷花池边,珊瑚忽然间伸出手来,指着水池中一闪而过的金红色物体:“驴!驴!”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罗灵微笑道:“已经开始学说话了啊。”

    蕣华笑着说:“只是有时候就会张冠李戴,这个是鱼啊,宝宝,不是驴。”

    珊瑚却固执地指点着:“驴!驴!”

    梅紫霞笑道:“再大一些就好了,时常带她出来走走,更灵动些。”

    蕣华点头一笑:“是啊,出到外面能多见识一些人和事,听说建庶人牛马不辨,想想这个,也挺吓人的。”

    就是朱允炆的儿子,当初朱棣攻进了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长子也没了,马皇后自焚而死,这个次子那一年刚刚两岁,从此圈禁在凤阳,叫做建庶人,一直囚禁了这么多年,后来朱祁镇二次复位,将他放了出来,据说“出见牛马亦不识”,在那囚牢里,关得都傻掉了,放出来之后不久就死了。

    另外朱祁镇也恢复了静慈仙师的皇后地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