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仙姝_第二十五章 玉兔捣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玉兔捣蒜 (第2/2页)

个时代的一尺,大约相当于三十厘米,好像还多一点的样子,所以蜂儿便是约有一米七的身高,她又不是杨柳细腰,很是壮健,本来还有一点肥rou,自从拜了道衡当师傅,跟着学梨花枪,时常演练,如今那身条紧实得很,站在那里如同一根木桩一般。

    提到拜师这件事,又是一件趣事,蜂儿本来是坚决不肯布施金钱的,都是用螺旋藻、海绵、香皂来抵偿,蜂儿还给出主意:“出家人最讲究洁净,若是你们去人家宅子里兜售,定然使人信服,有用不了的香皂,你们拿去换钱便好。”

    当时听她说这样一句话,蕣华的那种感觉,就好像一家公司发不出工资,将产品拿给员工,让员工自己出去卖,货款抵工资一样。

    不过看到道衡会武术,蜂儿的念头便转了,从账上拿了一两银子,当做拜师费,从此跟道衡练习拳脚器械,每个月固定去几次的,回来也勤加练习,很能够持之以恒,所以她那个身材,当然便更加结实,其实也可以称之为健美吧,然而只因为她脸黑,又是浓眉大眼,所以便给蕣华比作了吴刚。

    腊月过后,成化五年,转眼到了春三月,蕣华这一天提议:“茶店马上忙碌起来,不如明天我们去城郊好好游玩一番,然后等着忙赚钱。”

    蜂儿每天从早到晚守在茶店,也觉得有些闷了,便忍心放弃了一天的营业额,第二天清晨,三个人骑着驴,带着大黄小黄,就出城往东白山方向去,要去那里的白鹤观,那里的梅紫霞道长,是个很有情怀的人,两年前来到这里,虽然不过二十几岁,却是孟观时的忘年交,蕣华也很喜欢她。

    三月的时候,郊外许多人游览踏青,驴蹄踏在石板道上,清脆嘚嘚,驴颈上的铜铃也哗啷哗啷地响,如今她们经济条件改善,毛驴的配置便也升级了,从前只是一副驮鞍而已,现在配了黄光灿灿的小巧铜铃,走起路来丁零当啷的,很是悦耳,自从有了铜铃,蕣华感觉毛驴也不再那样呆萌了,比从前精神了许多。

    驴儿的速度虽然不像马匹那样快,然而坐在驴身上,一颠一颠地看着两边树木房屋闪过,也很有趣,清新柔和的春风扑面而来,风中的气息比起冬季里显然不同了,有一种仿佛米酒般的气息,在春风中久了,就容易感觉微醺。

    蕣华给驴儿带动,跑着跑着,胸怀愈发舒畅,在驴背上一挥手,便念道:“老妇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缸,玉钏银环,三骑卷平冈。为报倾城追白鹤,关落锁,看梅娘。”

    小螳在旁边,听得哈哈直笑。

    蜂儿有些半懂不懂,小螳给她解释:“左手牵着大黄,右手托着缸,要去看梅道长。”

    蜂儿这才恍然:“可是蕣华姐,这储水的坛子是在我的驴背上啊,怎么你就给占了?”

    蕣华转头冲她一呲牙:“诗家多诬,别太追究真实性,主要是看情调。”

    小螳笑道:“我记得后面还有几句呢,能给续完吗?”

    蕣华登时苦起脸来:“啊呀,我方才是一股劲,才顺了出来,此时要完篇,却是万万不能了。”

    蜂儿和小螳都哈哈地笑。

    一个多时辰之后,来到了东白山白鹤观,蕣华看着白鹤观的黄墙绿门,色彩是搭配得很好看的,只是自己在前世,何曾想到要来这样的地方?蕣华本来是对宗教场所不感兴趣,她对宗教本身也没有什么好奇,有一次公司旅游,去江西三清山,一个同事提出想去三清宫看一看,蕣华就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去那里呢?有什么好看?

    那一次最终是没去,因为有这种兴趣的,只有那位同事一个人。

    不过穿越到这个时代,蕣华却对佛寺道观有了浓厚的兴趣,实在是外出旅游的好机会啊,这个时代但凡家境过得去的女子,轻易不出家门,要说探望亲人,倒也是有的,只是仅仅如此,不足以满足外出的需求,因此女人便往往托名礼佛悟道,到寺庙里来,路上能看看风景,而且在这样的宗教场所,也能够逛逛,比起常年待着的宅院,毕竟是一个新鲜去处。

    倘若能够看到做法事,比如打醮之类,那就更好了,特别热闹,蕣华前世对这种类似“民俗活动”的事情,并没有兴趣,总觉得这种事情多是农村才有的,不过穿越之后,她发现自己开始喜欢看宗教活动,人越多越好,法器越丰富越好,丝竹锣鼓越激烈越好,总之是场面越盛大越好,最好自己还能凑在前面看,有一个贵宾席给自己,是最满足的了,其实就是平时压抑的情绪想要释放。

    于是蕣华有一天恍然想到,随身空间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男主外女主内”,随身空间的面积当然是广大的,即使是南极大陆空间,也有丰富的出产,并不是完全荒芜的,然而重点并不在这里,即使空间之中资源再怎样丰富,那毕竟是一个内部社会,里面只有三个人,而外面那个千万人的世界,大门对自己是关闭的,只留一点点缝隙,所以无论空间中的资源如何丰富,这仍然是一个狭窄的世界,自己在这里确实能够得到平静和生存保障,但是如果想要有所发展,就需要外面的世界。

    进入白鹤观,梅紫霞迎了出来,她穿着一件青色的八卦道袍,手里执着一柄雪白的拂尘,相貌十分秀美,飘飘然仿佛世外仙人,蕣华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从审美角度,蕣华以为,道家是比佛家更具有那种飘然出尘的美感,佛教总让她感觉,有点太辛苦了。

    蜂儿见了梅紫霞,登时便嚷道:“梅道长,方才蕣华姐写了一首诗呢。”

    梅紫霞登时很有兴趣地问:“蕣华姑娘是写了什么?”

    蕣华脸上一红:“不是写诗,是将东坡居士的一首词改动了一下,而且只有上半片,没有下半片。”

    自己不但古典哲学不行,古典文学也不行,诗词当然也能写,但是水平不高,像是盛徽归近芗的锦心绣口,自己是做不到的。

    蜂儿从驴身上解下两个小坛子,笑道:“对的对的,只有上半扇,没有下半扇。”

    蕣华:???难道是猪rou吗?

    梅紫霞便请蕣华将改动的那半阙词念诵一下,蕣华乐着念过一遍,到了净室之中,梅紫霞将那半首《江城子》录写在一张小笺上,歪着头看了看,果然是难续啊,改动的字句倒并不是很多,也说不上怎样精妙,可是难为她这个调调儿,苏东坡原本气概豪迈的一首词,给她这样一改,就很有一点滑稽,相当好笑的了。

    梅紫霞向来自负才学,如今这首词只有半扇,她当然是不甘心让另外半扇空在这里,有心续完,只是一时却也真的感觉续不出。

    于是梅紫霞便笑道:“我们到竹林之中烹茶吧,难得你们带了好水来。”

    南极冰层化的水,那是不一般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