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回八零小卷毛 第75节 (第2/2页)
……” 安歌把电风扇开到三档,又从“定向”拨到“摇头”,“妈,我有个想法。前阵子郑叔叔和爷爷聊天时说市政有意改革,把城区绿化工程细分,竞标分派。让大阿姐接活来干,怎么样?” “大人讲话别在旁边听,让人说没家教。”安景云叮嘱道,“爷爷工作上的事不能往外说。” “知道。这在家里,而且跟爷爷工作也无关。” 安景云想了会,摇头道,“不行。第一咱们得避嫌,其次夏芳也不是那块料。” “不是说大工程,那些拔草种树的。咱们不搞特殊,正常参加竞标,别人也没什么话好说。” 安景云还是摇头,“傻丫头,那些都有关系的,去别人的碗里抢饭,别人不说三道四?” “爷爷不是说要响应干部年轻化申请退休?等爷爷退了,咱们承包一块地,回农村去。”大家不想种田?可以,自家接过来,种草皮搞绿化是条路,当种田大户搞联合种植是条路,大棚蔬菜也是条路。 听到农村、种地,安景云头有两三个大,没好气地说,“去去去!把你扔乡下一个月,你就知道不好玩。”她怕老头受孙女怂恿放弃公职,连忙叮嘱,“这些年爷爷不容易,现在挺好,有事忙,也不太累,别有的没的跟爷爷乱讲。” “那怎么安顿二表哥和大阿姐?” “让二贵跟你爸学修电器,夏芳么,我跟厂里说一声,后勤应该有岗位。”安景云已经想过,“我只求你们安安稳稳别惹事,就放心了。” “妈,要是有天大家不修电器,坏了直接扔掉重新买,到时怎么办?” “怎么可能。”安景云关了电风扇,“就算有,到时再说。我看二贵应该可以,他坐得住。一富么……”这孩子实在也太毛躁了,套个枕头都能扯破枕席,安景云捏了把汗,希望他进厂后能改。 观念上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倒是卫采云听了后很赞成,“毛毛的主意挺好。”她算给安景云听,“我们厂前前后后买了三百多亩地,别的不说,围墙找建筑公司做的,总共花了三十万块。围墙的铁栏杆部分每两年重新油漆,从材料到人工得五万。厂区的修树拔草找的绿化公司,每季度两万。” 安景云习惯了义务劳动,吃惊地问,“车间工人随手做做就完的事,干吗出钱?” 卫采云笑道,“工人加班有加班费,多招人不如请外头的来做。” “干嘛不直接找农民来做?”安景云还是想不明白。 “也得有人管理,进入厂区不能乱走,不能顺手牵羊,不能拖延工时,最关键不能影响正常生产。”卫采云吃过苦头,开业时放在厂门口的几十盆花,被附近村民十几分钟全搬走了。认真计较?派出所不愿意受理,几盆花而已,资本家还想怎么样啊。“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自找麻烦。必要的成本,该花就花。” 安景云听得打开新世界。找人干活还不容易?拔草修树漆栏杆,不要说别人,她都行。又不用技术,不就花点力气?力气这东西,吃饱饭睡一觉又有了。 “管人没那么简单。”香港那边过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层,原先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经过两三年的磨合气焰低了不少。光有钱还不行,工人们习惯了当老大,主人翁意识特别强。卫采云夹在当中两边沟通,幸亏承压能力强,但也有几回气得想辞职。“如果能组织起一组人,我跟行政部去说,试用几次就知道行不行。” 片刻间安景云已经想到不少人选,插队那里老书记的儿子,跟她要好的妇女主任,一起回城的知青伙伴,车间早退的女工们,还有二贵和夏芳。谁不想过好日子,如今八仙过海,各找各的门路,眼前现放着靠力气吃饭的生财之道,干吗不走?一时间她心里“呯呯”乱跳。 卫采云拿了纸、笔和计算器,凝神一边写一边算。安景云凑上去看,厂区需要定期做绿化维护的几大块:大门旗杆下、厂房两侧、办公楼前、宿舍区、食堂区,还有一半空地。她是老成本核算的,默算了一下,空地虽然面积大,但最好打理,只消喷药水,剩下的算不上什么,叫上二十来个妇女,每个季度花上十多天能搞定。辛苦十多天,挣两个月的工资,值! “我们是关系户,会不会妨碍你?”安景云顾虑道。 “我本来就是关系户。”卫采云哈哈笑道。 说得也是。 卫采云又教安景云怎么写计划书,等忙完两人才想起-孩子! 两个多月的宝宝被忘得一干二净。 出去一看,小王静悄悄在翻一本烹饪书,老太太的房门关着。原来小王见她俩在忙,调奶粉喂饱小毛头,然后阿太带着去睡了。 “阿姐,我炖了红枣银耳,吃一碗再回去。” 唉,人比人,气煞人。 自家坐月子的时候,徐正则洗尿布是有的,但也真没眼力,往往她刚睡着又被他推醒,大惊小怪无非孩子哭了或者拉了。 安景云慢腾腾往回骑。 夜了,墙角传来秋虫唧唧声,整幢楼静悄悄。孩子们都睡了,但给她留了一盏小灯。 安景云记起来,明天正式开学了。 第一百零六章 开学第一天,校门口乌泱乌泱的人,负责值勤的是初二和高二的学生,遇到骑车往里冲的、没戴校徽的、衣冠不整的拦下教育一番。 红榜仍然贴在墙上,刚升初三的同学走过忍不住议论两句,“说考就考上了,厉害。” 早自习郑志远报了一次班委名单,又让把团员证带来,建立班级的团组织。 问到安歌,安歌说还没入团。 郑志远愣了下,初一时学校拿团员的荣誉激励学习好的学生,到初三基本上所有人都入团了,免得档案上不好看。 “我没到年纪。”安歌解释了一句。 郑志远,…… 对,人家还是少先队员的岁数。 郑志远默默进行下一部分,选课。一中高中的兴趣班出名丰富,从文学、世界电影欣赏到摄影、篆刻、围棋都有,甚至还有绣花。一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利用自习课时间。 安歌接受度很高。以后学校还设了麻将课呢,深受同学欢迎,相比之下现在已经非常常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