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对面的奶茶店_11 数不完的茶包,伤不起的存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 数不完的茶包,伤不起的存货 (第4/4页)

,你这牧羊人也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小羊们陆续被灰太狼抓走造成巨大损失,或者你监守自盗没有做好看守羊圈的本职工作,这种盘点方法是很考验仓库保管员的责任心的。”

    “我的仓管员倒是有责任心,但是很粗心。”海岚指的是自己和小斯。

    “那就试试后一种方法,只要发生了进货、出货、退货,都一一记录在案,随时都可以结出余额,比如家庭账单、通讯公司的电话费等也要记录在内。”

    1

    “哇,这个工作量也未免太大了吧!”

    “是的,而且为了准确性,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地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虽说这个方法常用且准确,但我建议用前者。小店不需要记录实际耗用,只需要根据最后的结存倒推出实际成本,用来结转成本。毕竟是自己的铺子,责任心一定会弥补粗心大意带来的损失!”

    “这倒是个懒人盘点法!这回我的咖啡是差点打水漂了,倘若一盘点,库存多了怎么办?”

    “你说的这个情况在会计学上叫做盘盈。盘盈和盘亏是指实物、现金和账面余额的差异。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被偷、管理人员的失误多发,入库时没有认真地对数量,少了没有发现。发现盘盈盘亏都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科目,然后查明原因后再来做相应的会计处理。该由保险公司赔的记入‘其他应收款’,由于管理人员原因的也记入‘其他应收款’,其他的原因就记入‘管理费用’。

    在进行财产清查时,一般有三种结果:

    其一,账实相符,就不需要调账。

    其二,账面记录数大于实际拥有数,此为盘亏如账面记录100元,实际只有80元。

    其三,账面记录数小于实际拥有数,此为盘盈如账面记录100元,实际却有120元。

    “无论是盘盈还是盘亏,都要依据实际拥有数来调整账面记录数。最终目的是达到账实相符。

    1

    “聊了这么多,差点忘了告诉你咖啡的处理方法。出售原材料的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出售咖啡所得不属于主营业务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支出500

    贷:原材料500

    “这就是将咖啡直接视作盘亏处理。

    1.存货盘亏的处理: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1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

    1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1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盘点最好每月进行一次,核对商品的账面数量与实际库存数量是否相符,查看库存数量是否有积压和缺货的现象,检查货品安全和维护情况。你开的是奶茶店,咖啡除了过期之外,那些粉末性质的物料也要注意防潮防霉变,以免造成自然损耗。”

    “哇唔,简直太崇拜您了!”海岚丝毫不掩饰对秦淮的钦佩之情。

    “呵呵,只是举手之劳。另外,给原材料编号和盘点也可以提高库存管理效率,便于储存、统计、分析,避免存货呆滞,减低库存成本。这样精细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为下个月采购和销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比如,加大力度推广咖啡奶茶,尽量将之在一个月保质期内耗尽。采购时也尽量把眼睛擦亮了看准生产日期,或者直接换个靠谱的供应商。”

    “太有道理了!”

    愉快地通完电话后,海岚高兴了整整一个下午。心情好,似乎做什么都有效率。她还在思考着秦淮先生的建议,回味着那个好听的声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