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新年 (第1/2页)
第93章新年 小乙在漠北的第二个新年,终於能和家人一同守岁了。 小乙基本每次休沐都会回来看看。有时很忙,只是抱会儿娃娃就走,有时b较空,还能腻在楚秋山身边呆一整个白天,做个晒太yAn的懒猫儿。 这次,其实是这一家子人,头一次一起守岁。 楚秋山是个不怎麽会做饭的。席笠也只会烤点乾r0U。清爹爹琴棋书画可以,烹茶也是行家,做饭却是完全不行的。小永做做胭脂,卖货的一张嘴皮子好使,做饭时也就能乾乾粗活,生生火,洗洗菜。一家子的年夜饭,就由大厨广老爹和二厨小乙两个负责,小永洗菜洗盘子,勉强算个三厨。 小乙前世是个北方人,最Ai吃饺子,遇上好事都要吃。她过圣诞她都吃饺子,过年就更是了。 可这年代,饺子还是不是过年必备的食品。这时候饺子叫扁食,或者交子,还没有混到後世的神圣地位。 北方人常说,吃饺子,不冻耳朵。这里头还是有些故事在的。东汉那位写了医学巨着《伤寒论》的张仲景,是最初发明饺子的人。最初,饺子是治疗灾民冻伤的药食。据说他当时将羊r0U和发汗的药物煮在一起,用面皮包了,施舍给穷苦的百姓当做药吃。 小乙虽然不知道这个传闻真假,但她是坚定的饺子派! ——过年不吃饺子,这年就跟没过一样! 所以她就地取材,分别做姜末羊r0U馅儿,和韭菜J蛋馅儿的。 谢天谢地,韭菜、生姜和葱都是本土品种,而且很好种,广老爹发现小乙喜欢,就种了许多。不像花生、土豆、辣椒、红薯、胡萝卜、洋葱这种东西,需要通过千里丝绸之路或者远渡重洋而来——天知道她有多想吃老醋花生米、辣椒土豆丝、烤红薯、洋葱萝卜炖牛r0U啊! 小乙交代广老爹做好馅儿,她活了好面,擀起了皮。 小乙先包了几个,万能的广老爹就迅速学会了,顿时包饺子的速度就快了许多。 等饺子包完,广老爹还是照着这边过年的习惯,蒸了r0U,做了胡饼。 等年夜饭上桌,小乙倒上醋,撒上葱花香菜,蘸着佐料,吃一口饺子,再咬上一口腊八蒜——幸福满满! 小乙幸福得连吃几碗,直到肚圆。 ——感恩吧!虽然没有辣椒、味JiNg,至少这个时代已经有蒜、香菜、醋和酱油了! 小乙此时深深觉得,当时买仆人的时候,没嫌弃广老爹年纪大,真是太明智了!广老爹还在她的口述下,做出了腊八蒜啊! ——广老爹简直b哆啦A梦还厉害了! 小乙这犹如大半年没吃饱的吃相,实在是叫一家人大大的吃惊了一下。 她原本就是胃口很好的,如今每日大量的活动,让她食量更是倍增。 她几次休沐都在家中吃过饭。一大碗羊r0U汤,还能再吃一大叠子蒸饼。她那麽瘦,吃得如此多,就已经很出乎楚秋山意外了。 没想到新年这天,她吃得b往日还多出许多来! 楚秋山只觉得心疼。 等一家人吃饱喝足,就全都窝在了堂屋的炕上。 这次火炕是楚秋山张罗着盘的。院子里正好是一圈的屋子,几人的卧室、堂屋、厨房都通过火炕下头连在了一起。 方才做饭时,炕也就暖起来了,此时屋里暖洋洋的。大家各自盖着皮被,都很暖和。 两个小娃娃才两岁,熬不住,就躺在炕里头,先睡觉了。 楚秋山一手拿着账本看,一手搂着小乙。他盘坐在炕上的矮桌边上,任由小乙双手抱着他的腰,靠在他肩头,软趴趴地打着小瞌睡。 席笠坐在小乙旁边,手里拿了个小乙给的小玩具玩。秋末的时候,有个走丝绸之路的商队来贩卖,带了点玻璃盘子,不过太贵了,他看了好几眼,还是没买。 其实汉代就有玻璃了,只是和现代制法不同而已。大隋也已经有不少玻璃器皿,但因为工艺原因,大多是玻璃珠子这种,制成杯子之类的都很少,没有像陶瓷那样大规模生产。似乎穿越nV帝也没想起改良玻璃工艺。 小乙见席笠喜欢sE泽漂亮的玻璃器,就自己试着给他做了一点。这会儿的工艺不行,废了许多力气,才得了些玻璃珠子,玻璃环,和几块b较平的玻璃。玻璃珠子和玻璃环因为有杂质,所以颜sE还挺好看,就直接给他玩了。平玻璃她则做了个小万花筒,给他做玩具。 小乙还从做出的玻璃里,发现了两块b较透,偏蓝sE的,正好都是一边薄一边厚的,就悄悄做了个简易版的单筒望远镜,凑在一起,勉强能看远处。可惜如今没有金刚刀,不然她还能削一下玻璃,变成凸透镜和凹透镜,这样望远镜就更好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