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驸马 (第2/2页)
不清,到底是想请父皇将朝中仅剩的得力心腹在这样的攸关之时供她驱遣,还是想要问问他—— 身为一国之主,她到底该如何抉择。 在位十数年,不是没有遇过b这更糟糕的境地,可她心X强,自从父皇手中接过了玉玺,便再未向他开过一次口。 母后不懂政事,外戚帮不到她分毫,再凶险的朝堂她也一个人坐了这样久,这次不知是不是连绵的大雨冲垮了浔江堤坝和她的心防,她忽然觉得很累。 很累很累。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独自面对,生Si杀伐,千万人千万家都系于她一身,她其实扛得身心俱疲。 可那时,她唯一能请求帮助的人,是怎样说的来着? 她缓缓睁开眼,看着廊下挂着的那副陛下亲笔,“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卿同。” 写得出这样情深意切的字的人,当时听她禀报后,却连手里的刻刀都未有半分停歇,只是淡淡问她,“你以为,一个君王应如何做?” 她看着陛下手中那雕刻得眉目如画的木人,那是一个栩栩如生的nV子,被他雕刻成心中珍藏的模样,眉目缱绻如画,很美,却无可避免地被长公主和她的母后厌恶了许多年。 倔强的少nV抿唇片刻,方道,“为君之道,父皇早已传授与儿臣,只儿臣今日斗胆想问父皇一句:为君之道,是否处处须违背君王本心?” 陛下轻轻一笑,吹了吹桌上的碎屑,“君王无心。” 她便站在殿中觉得冷,冷到肩膀发抖。 长公主倔强咬着牙,平复半晌,手指在广袖中松了紧,紧了松。 她有一句话,就在唇边,想要问他许多年了,却终究说不出口—— “究竟是君王无心,还是君王将自己的心,早给了旁人?” 她始终都不知道,在他心里,她与皇后,究竟算什么。 他或不算个薄情之人,只是他的深情,从未施舍过他们母nV。 “所以,”她深x1一口气,带着无法宣泄的,要将x口憋闷炸裂的撕痛,“一个合格的、无心的君主,此种境况下应当毫不心软地开闸泄洪,淹没十二城近百万户农田村落,让那些来不及迁居避难的老弱病残者,白白枉Si在常熙十九年这场冰冷汹涌的大雨里——对吗,父皇?” 陛下手中的刀终于有了一瞬停顿,却也不过片刻。 他平静地看她一眼,问她,“你还记得你六岁那年,g0ng里养的一只御猫Si了,你素日里同那只小猫儿最是亲近,g0ng人和皇后都以为你会哭闹不止,结果你只是哭了一场,便主动下令将它埋葬于g0ng墙边的槐树之下,说早日送它往生,才是真的结了它这一世病Si的苦果。” 姚猗看着他的眼睛,听他继续对自己道,“从那个时候起,孤就知道,你会是个合格的帝王。” 她忽然颤了颤纤长的睫毛,蓦地闭上眼睛。 六岁那年的那个下午,她不过玩耍时偶经御书房,便看见高大的父皇倚在龙椅上,满殿的文武群臣,人人肃容,皇帝伸出手指,指向在殿门口一束yAn光里探头的小姑娘,用那种她下令埋葬一只小猫一样的语气,撑着额角指向她—— “孤并非无子,何患后继无人?” 然后他命令哑公公将懵懂无知的她抱起,一把放在了龙椅上,御宁殿的殿门太高,日头照不进来几分,整个旷阔大殿是那样Y冷,明明是皇g0ng最鼎盛之处,龙椅却都是冰的,坐下去的时候,她止不住地打了个哆嗦。 那是她的生身父亲,第一次抚m0她的头发,他低着头,用一种看满意的雕刻品的眼神打量她,稀松平常地说道,“就她罢。” 从此后,夜夜噩梦,无不是有关于那把冰冷彻骨的龙椅。 那一日,他难得用悲悯的眼神,看着这位初出茅庐的新君,似乎预料得到此后她还将经历多少较之更为锥心刺骨的苦痛折磨,轻叹一口气,最后告诉她的一句话是—— “人之一世,生离一如Si别。阿娆,我亦无法。” 这是他唯一一次唤她的小名。 他在她出生前,唯一施舍过父Ai,亲自为她取下的小名。 那一夜公主站在华堂g0ng的殿上,缓缓挺直脊背,顶着满头冰冷的珠翠,回应她的父皇,“儿臣不信世上当真有事无法,若要强求,儿臣强求便是。十二城开闸泄洪儿臣要做,将下游千万百姓运送至沿途各村落重建家园,儿臣亦要做。” 帝皇看着她在灯下明YAn决绝的容sE,忽然眯了眯眼,想起她的封号来。 姚猗。 她的封号代表着繁泽明亮,盛大美好。 是了,她是姚猗啊。 他轻声开口,像在问公主,又像是问过往在此处孑然的任何一任大昭君王,“你可知这般下了君令,虽是救人X命,可许多百姓宁Si也要守在世代生存的故土,你若强求,所救之人非但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反倒可能怨你、恨你?” 她眼眸粲然分明,如同棋盘上的黑白二sE,“若有人怨我、恨我,我认,我非要救他们一次,是我强求——强求过后,谁再要生要Si儿臣便一概不管,至少儿臣能换得自己良心安稳,夜夜好眠。” 陛下闭了闭眼,r0u着额角道,“古往今来,龙榻之上又有几人高枕安眠。” 她不再答话,只垂眸恭敬道,“后日,儿臣会吩咐下去,于祭坛行典,天若怜我大昭,必将护佑十二城平安渡此劫难。” 皇帝颔首,看了眼窗外连绵的大雨,风雨敲击着华堂g0ng的门窗,将他的声音也遮得低了几分,“孤记得你一向不信这些……罢了。” 他挥了挥手,长公主再一揖,“儿臣告退。” 那夜离开后,长公主如今再踏足华堂g0ng,一应陈设也依旧没什么改变,自从她有记忆以来,这里就数十年如一日,像是他倔强固执地从红墙琉璃瓦中辟出了一隅乐土,偏居度日,不问世事。 父nV许久不见,倒是他在书案前先停笔,看了她一眼。 “太子来了。” 她入主东g0ng也不过是他下了一道圣旨,自那以后,他未唤她代太子,只以太子相称。历朝历代君王都要防范着储君,父子之间难免嫌隙龃龉,唯有她的父皇不止一次地告诉她,你很快会是大昭的帝王。 她恭谨行礼,“儿臣参见父皇,请父皇万安。” 泼墨洒在宣纸上,皇帝心满意足地放下砚台,她看着他在窗边的容颜,日光下,鬓边竟似生了几根银发。 岁月不轻饶,原来大昭这一代备受非议的,最不像帝皇的一位帝皇,也已经无声无息地在这深g0ng之中倏忽老去。 为人子nV,x腔里流着的是父母的血。 她忽然想说些什么,便想起去岁祭天归来那一日,站在殿中朝他开口,寻常人家闲话玩笑一般,说给他听,“去岁祭天回g0ng,儿臣在路上偶遇一个小g0ngnV,她盯着父皇送予儿臣的团龙玉佩多瞧了几眼,儿臣以为她想要,便一时意气,摘下来送了她。后来小g0ngnV识趣,到底第二日又呈了回来。” 皇帝优哉游哉地沏了杯茶给她,示意她坐,一壁开口,“孤听闻了此事,也不见怪。” 她听着全天下唯一一个懂她心境,会与她说出这番话的人道,“天下人都要帝皇像个百无错处的菩萨,殊不知君主终究也还是人。” 他还挽着袖子,捧住茶杯朝她淡淡笑了笑,“去岁水患,你心中难过,孤知道。人人都羡慕天家皇权,可他们不知晓,我们这些坐在龙椅上的人,当真不那么想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