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第1/3页)
第三十三章 女子瞧着那一头极其相似的华发:“你是他的徒弟么……你叫什么名字,玉笙寒他人呢?” 他们月氏这一族,因身有奇特,而迁居北地长年避世。族中信奉月神,有一脉为庇佑支系,便是她这本脉。她这一支是族中唯一一支北地的少数人种,因要保持血统,她这一族系必须与历代长老那一族脉保持婚姻关系——无论愿意与否,两支族人中的当家之人必然只能与对方结亲或与自己那支结亲,故而,她这支系的族人后来皆是蓝眼黑发。当然,除了当年的少主与玉笙寒并未遵守规则。 她这一支族人修习兵术医药等技能,是为族中的庇佑,每代更要选一位资质优质的人成为族中大祭司,而玉笙寒是她这代人中最优秀的那个。当年灭族之后,她便来了中土寻找那两叛族的族中领袖,亦恰好见证了玉笙寒蓦然白头之事。 她曾为族中大祭司的后备人选,亦是过本族典籍的,他们本门之学杂多,武学尤其厉害,而他们的武学却从不外传于其他族人,除却族规,自然因其有一些弊端。 本门功法之弊,便是容易因为心神创伤而至走火入魔,若人侥幸未亡,便是这白发之症。青年雪发,逆生之术,容颜便永生停在那白发之刻,越是大限之日,便越发的光彩照人,犹如怪物。这个世界,只耐从容随流之人,如这叛逆华发的模样,如何能不叫人偏视? 她幼年本以为这个弊端是族中的神灵怪谈谶言学说,虽是敬畏,但精于医途又见识人世事故的她却始终不信,直到见了玉笙寒那一瞬白头之事,才将将信了那写族书记载。 只是,若是一模一样的症状,那眼前的这个人也该是她本族人的体质,她本猜测这是玉笙寒的孩子,不过当年玉笙寒怀的那个孩子,她是真真切切地看着流掉的,依着玉笙寒的性情与之后的行迹,直到林谦死时他都没有再回头,想是以着玉笙寒的性情,是很难会在短时间内去寻着其他人……那场灭族之祸活下来的也不过寥寥数人,且她皆识得,而眼前这人的样貌真真是极好,隐约教她熟悉而却又着实未见过,加上那白发修容的症状,委实已经瞧不出年纪了——眼前之人,真的好像那个让她爱慕过的男人…… 女子内心还在揣测,对面褐衣男子已经淡淡答道:“我姓君,名钰,字玉人,家中排行第二。” 女子闻言一震:“果然,是君么……君……” 低声读着这个字,红衣女子回想当年那个倾慕之人温温和和与她道的那最突然而残忍的话:“他姓君,我已是他的人了……” 褐衣男子继续道:“家师在半年前已于旧居仙去。” “……”女子闻言冷笑了一下,又失神似的喃喃呓语般,“死了……乌瑞亚……死得好,死得好……死了倒好……活得累了便早些去了也好……” 女子的话语似在嘲讽,似在不甘,又似在哀伤。 君钰面无表情地看着女子的反应,直到女子回神与他问道:“他死前状况如何?” “家师仙逝前很是安详,那几日只是如往日一般衣食住行,家师倒是有个遗嘱,托我将此物交给他的同胞jiejie,求她原谅。”说着,君钰自怀中取出一物丢给对面的红衣女子。 林风猎猎,红衣女子摸着手中那串银叶链子,默默神愣半晌,最后才道:“若我对他只有怨恨,当年又何必再救他。那场祸事,又是不会他做的,他不也是受害人……而你又是怎么认出我的?” “前辈耳后颈边那处,有一个新月胎记,加上这身银叶绕裙飞红巾。家师说过,曾和同胞jiejie一同误食奇果,故而两人皆可保持常人所不能及的盛态,纵然后来家师没有因为功法弊端白发逆生,亦是不会有常人的衰老之态。” “是吧……可惜乌瑞亚还是走上了功法之弊,心魂都伤,而你……”女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君钰那一头随风飘扬的雪白长发,却未继续言语下去,转而又道,“按照族中的规矩,你是我月氏之主的儿子,本也是我的主人,不过你已经拜入乌瑞亚的门下,我却不知该如何称呼你了……” “我的亲生父亲曾说,本族已亡,他无心复族与复仇。” 女子一愣:“他是这样想的么……” “是,他说既然结果已是如此,还请前辈顺应天意。”君钰淡淡道。风声呜咽,盖得话语模糊,而两人内力深厚,却是真真切切地听着对方一言一语,毫无障碍,“前辈是家师之姊,想必也知道家师也无复仇之意,其实这原本是家父之意——前尘往事,过往云烟,只求生者安好。本族已亡,还请前辈唤小辈表字便可。” 红衣女子轻笑一声:“我不是中原人,你也不需要前辈前辈地呼唤,我叫克丽丝。” 月华素素,海棠数下,箫管起声,清乐淡声。 薄薄月光,透过窗格,慢慢倒映在地面、伸展。 “寒轻香细,玉人月下吹箫,句里意谁会。” 突然的人声,打断了箫音。君钰放下翠箫,淡淡看着远处那厢笑意盈盈的年轻公子。 那公子便是那日的青衣公子,克丽丝本就是占山为王,与那伙强盗也不过是主仆关系,故此也未曾为难于他们。这青衣公子自称姓名为金澹,字泊舟,晋都本土人士,今年方满二十而加冠,族中便叫他出来游历一番。君钰亦只道自己叫君珅,远行是有要事去江陵。金澹闻此便言两人“缘分”,亦表示自己也恰好要去江陵,并以君钰外来而人生地不熟,加上那头白发怕是引人注目,便道自己可助他通关以报救命之恩。 君钰顾虑到自己的身份的确特殊,亦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同意了金澹的建议——有人赶车,他亦无需戴着纱笠遮遮掩掩,况且两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带着又何乐不为? 不过,这两日他们过的城,通行的确实顺利异常,这事自然是与金澹脱不了干系。 金澹此人好语浅笑,给人一种天生的亲切之感,言语之间谈吐得当,博学广闻,并不似一般富家子弟,而君钰印象中,晋国姓金的大世家是没有的,而只有一家相似音节的主宰者。 君钰亦怀疑过金澹的身份,却始终无法确定——因为金澹柔和白秀的面相却与那深眼高鼻有一半蛮夷之血的荆氏着实不大相像。 月上柳梢,来者有意。 妩媚灼灼的海棠花下,君钰靠着廊栏端坐,既不起身,也不开口,静静待着金澹走近。距离三尺之外,那青年公子停下步子,对君钰躬身一礼道:“君公子,在下已备下薄酒,可否移驾一叙。” 此刻金澹一身月白嵌金的长袍,配上那面白柔和的笑面,倒是别有三分人畜无害的温和与亲切。 君钰点点头,收了翠萧。 三里小镇,不繁华亦不落寞,三层客栈,装点有着江南特有的秀美气质。 风月美姬和唱的琴音中,两人落座。酒水清浅,未有宫廷中的精致,也别有乡野间的醇厚。 默默听着金澹的话语,君钰偶尔只是插上一句两逢场之语。并不过于疏远,亦未十分亲近,保持着相应的适度。 金澹谈吐得当,只挑一些风土人情曲雅之事说于君钰,偶有一两句询问家世的试探亦是巧妙擦边,不曾让人有突何兀的感觉。 常人若是见到君钰那一头的白发,纵然不避之不及亦颇有偏见微词,金澹却未显示任何的疑惑与不敬之态,亦未曾有任何过问,一路上更是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