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若有一日,我死了呢 (第1/2页)
“听见了吗?马蹄声。”这段时日太过疲惫,白诩唯恐是自己的错觉,他贴地听了听声音,又拽了一把赵七斤。 赵七斤也伏地听了听答道:“小王爷,是马蹄声。” “多少人马?”现下还不知是敌是友,即便是单枪匹马也需警惕,白诩吩咐了句,“叫他们起来。” “是,小王爷。”赵七斤立时起身唤醒了还睡着的几人。 几人凝神屏息,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武器,直至那马蹄声渐近,借着月光远远地瞧见了那是宋玦的惊鸿,胸中涌动着欣喜,可骑在马上的却不是宋玦,又不免生出几分警觉。 等再近些便发现那是一名女子,一袭干练的红衣,长发束起充作男子打扮,并不锋利的五官却是道不明的英气。 女子勒马,一只脚踩在马镫上借力,从马背上翩然而下的时候,白诩才发觉她怀中还抱着一人,不是宋玦又是谁? 白诩率先行至女子面前,其余的人也赶了过来。 “他……怎么了?”白诩轻声问了句。 一支箭矢没入宋玦的胸口还插在那,不过是被折去了箭尾,衣衫被鲜血浸染,破烂得不成样子,一道狰狞的刀痕自眼尾划至下颚,深可见骨,盘桓在那苍白的脸上显得那样的可怖。 总之,白诩难以从这个人身上感受到生气。 “死了。”女子的声音清脆,不咸不淡地吐出了这么一句话,她抬眼瞧了白诩一眼,又补充道,“还留一口气,再不及时处理就真的死了。” 女子说着抱着宋玦挤出人群,将人放在了篝火旁平躺着。 白诩脱了外袍及时将其垫在了宋玦的身下,同女子一齐蹲在宋玦的身侧由心地感激道:“在下镇西王幺子白诩,此番多谢姑娘了。” “林雨姝,你不必谢我。”百里雨姝尽量让自己保持着冷静去解着宋玦的衣衫。 “姑娘,男女有别,不如换我来吧?”白诩主动请缨道。 百里雨姝偏头,冷厉的目光扫过对方最后收了手,将身上的水囊和药瓶都抛给了白诩,站起转身一字一句地嘱咐白诩:“现下最要紧的是止血,现下没有酒,只有水囊中的那点水,先清理一下伤处,再用金疮药。 还要让他身子先暖起来,不然就冻死了。 胸口的那支箭不能拔,拔了就真的死了,我们要赶快回去,让大夫来处理那支箭……” 说到后面,百里雨姝的声音有些颤抖, 她本是女儿身,随军出征在多数人看来也不过是凑个热闹,女儿家啊真的要胜出男儿许多才有被人看见的可能。 不过也是因着女儿家的身份,做起有些事来反倒便宜许多,本来她去就是为了招揽师父和武安侯旧部的,事成后借计假死脱身,假死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她的家人亲族还在长安,又怎么能够以平阳郡主的身份公然反抗朝廷? 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其实也不必赶这样久的路,不过是烟尘四起,到处都乱的很。 按着玦哥哥的计策她干脆落草为寇、占山为王,成了“烟尘”之一,不妨让这中原大地再乱上一些。 如此便到了今时今日,她是带着一队人马先赶来的,也幸好赶了来,否则…… 她真的不敢想。 脱了宋玦身上的衣裳,白诩竟不知该如何下手,那身上爬满了新旧的伤痕,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公子如玉世无双,犹记得他来的时候手上连老茧也不曾有,在这样短的时日里,却成了这副模样…… 那身躯冰凉,指尖触碰到的时候下意识地缩了缩,水囊中的水太少了,也只能作个简单的处理而已。 “姑娘与宋玦是旧识?”白诩同百里雨姝说着话,也是为了保持自身的冷静。 “嗯。”百里雨姝只发出了一个音节,瞧见这幅模样的宋玦她怎么能不害怕?如今缓过神来,那颗心仿佛被人揉作了一团,涩得发疼。 几个人站成了一堵人墙,替宋玦抵挡着风沙。 “他同我提起过你。”白诩了然,显然是知道了对方的身份,“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 “与玦哥哥相比,我又算得了什么?”百里雨姝也不否认自己的身份,语调中似有怀念,“‘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我竟也有误解他的时候。 玦哥哥读诗尤爱《离sao》,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条路是我们选的,我们都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临了才发现我死无惧,我却没办法看着我的同伴们一个个地先我而去……” 那一次次的生离死别,能把人活活地逼疯。 宋玦的衣衫破烂得不成样子,白诩干脆将他的衣裳都撕成了布条,缠在了上过药的伤处。 白诩还未主动开口问赵七斤他们要衣裳,他们便脱了中间的那层衣裳丢了过来,那是穿在他们身上最干净的衣裳了,白诩给宋玦穿上了衣裳,又把人往靠近篝火的地方带了带。 那暖色的光映在脸上,倒是多了几分生机。 “林姑娘,宋玦的情况拖不得,你带着宋玦骑上马先走……”白诩站起身竟有几分头昏眼花,本想迈出去的步子又停在了那缓着。 “叫我雨姝便好。”百里雨姝看向不远处的惊鸿,苦笑道,“走不了了,那些人守在那,原路返回必死无疑,而惊鸿…… 惊鸿在长安每日吃的都是上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