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族谱 (第1/2页)
刘水生是唐家的老仆人,也是唐香蕊的契爷。他不是香港人,而是从广东游泳偷渡过来的。他当时还带着一个木盆,木盆中放着一个安静睡觉的女婴。刘水生还带来了唐兴华和陈春花的两封遗书,证明这个孩子的确是唐家人。唐香蕊长大后与父母相似的容貌也证明了刘水生没有玩李代桃僵的把戏。 唐振中和唐兴华是亲兄弟,都曾经在美国留学。不过,唐振中后来随妻子罗帷定居香港。唐兴华和他的妻子陈春花返回百废待兴的中国大陆。唐兴华是幼子,从小体弱多病,因为算命大师建议唐家人给他找一个八字旺夫的童养媳在身边照顾。因此,陈春花八岁时被卖到唐家,成为十岁的唐兴华的小保姆。 唐兴华和陈春花十分相爱。他甚至支持自己未来的妻子读书深造。唐家并不打算给陈春花提供留学的学费,送她到美国只是为了有人照顾在他们眼中始终体弱多病的小儿子。唐兴华和陈春花会做一些零工,同时从唐兴华本人的生活费中节约出一部分。来到这里一年后,陈春花也成功进入大学。 他们毕业后成为医生,在美国工作三年后还是选择返回故乡。他们在厦门某医院行医十年,直到因为“成分问题”和“反动知识分子”遣返漳州的老家唐家村进行思想改造。唐家村是唐兴华和陈春花的故乡。但即使是亲戚,村民们为了表明立场,甚至在批斗他们时更为卖力和认真。 唐兴华和陈春花的大儿子唐伊恩在八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自此之后,他们一直没有孩子。可就在最不好的时机,陈春花怀孕了。他们住在牛棚里,他们不希望女儿面对这样的人生。陈春花试图摔跤,或者用布条勒紧肚子,可偏偏这个胎儿执着,依然在腹中胀大。 陈春花本来就吃不饱,怀上孩子就更加面黄肌瘦。唐兴华第一次去偷村民地里的菜或者仓库里的存粮,只是为了妻子。衣食足而知荣辱,连吃饭都成问题,那就只能采取非常的方式求生。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比起他们的未来,他们更担心那个孩子。批斗时不时进行,二人每次都要写悔过书。 唐家村有人要坐火车南下到广东宣传革命思想,而那个人的母亲是在唐兴华的手术刀下捡回了一条命。而村子里的人,如果有人生病在村卫生所看不好,都会找他们夫妻看病。唐兴华不喜欢做白工,每次要求患者偷偷送点吃的过来。就这样,他们熬到了女儿出生的时候。 唐兴华和陈春花在树下上吊自杀后,没有人去收他们的尸体。于是尸体腐烂,鸟雀啄食,找不到在哪里。甚至连无辜的唐伊恩也被挖坟掘尸,早就不知道尸骨在何处。唐香蕊回来,决定为三位亲人重新修衣冠冢,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 由于弟弟和弟媳的去世和形势的转变,唐振中和大陆的亲人失去了联系。唐家的族谱曾经修改过两次,第一次删除了“叛逃香港”的唐振中及妻女,也删除了作为“反动知识分子”的唐兴华及妻儿。拨乱反正后,之前被删去的名字又重新入了族谱。至于“死胎”唐香蕊、后来才出生的依雷和依霆,从来没有进过族谱。 唐振中死前的执念之一就是希望他的儿孙可以有个名分,尤其是依雷和唐霜。唐香蕊给出的重修宗祠的钱中,唐振中出了一部分,她自己也贴补了一部分。唐香蕊想,不管是jiejie们和弟妹,还是唐纳德,他们肯定一致认为“入族谱”这个执念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愚蠢透顶。 在唐振中的子女中:大女儿依云已婚,有一个儿子刘英发;二姐依雾已婚,有一个女儿何嘉玫;长子依雷已婚,有一个女儿唐霜;小女儿未婚。按照唐家的惯例,已经出嫁的女儿是要从族谱中除名的。 鉴于这次唐振中和唐香蕊给的钱太多了,修族谱的委员会讨论后决定:予以保留“对家族具有特殊贡献”的唐振中和唐兴华两脉的女儿们,但包括唐纳德在内的外姓孙子女不能入族谱。 “你是在牛棚出生的?”唐纳德问。 “嗯,当时他们住在牛棚。”唐香蕊说。 “没关系,耶稣也是在马厩出生的。” 唐香蕊讲完了故事,找出了一张唐振中给她的黑白老照片,说道:“给你看一张照片。” 唐纳德看着穿着西装和旗袍的年轻男女,还有站在他们中间的男孩,问道:“他们是亲的阿公和阿婆吗?” “那个男孩就是你的舅父。血缘真神奇。我从来没有亲眼见到我的兄长,却在你的脸上看到了他的影子。你小时候也是长这样。” “可阿公说我小时候和妈咪小时候一模一样,就是换了个更白的肤色。” “因为我和阿兄是亲兄妹。” “我看到舅婆还要做农活,新到的小舅娘和大舅妈在做饭。我在想,如果祖父母把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