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神开卦_第八十二回 阅卷宗范公察端倪 叙旧情设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回 阅卷宗范公察端倪 叙旧情设计 (第1/1页)

    洛怀川闻言,躬身施礼道:

    “官、官家此言差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君如舟,民如水,唯有军民1心,方能同舟共济,国、国富民强。

    倘若官、官家非要将此笔款项归还于我,草民倒有1个不情之请。”

    仁宗显然被他1番言论所折服,面上不由得现出1副钦佩之情道:

    “去、去岁,翰林医官许大人曾提出欲在城西隅修建1座‘扁鹊庙’,以教授医学。

    然最、最近听闻由于银两欠缺,他竟变卖起了家当。

    既如此,何不将此笔银两拨与他,以解燃眉之急?”

    “嗯,你不提,朕倒将此事忘得1干2净了。好,依你便是。”

    “官家,适才听闻怀川贤弟之言,臣倒有1介浅见。

    何不待扁鹊庙竣工后,将太医局也设在庙旁。如此便可让医道盛行于天下,不知您以为如何?”

    范仲淹在1旁适时插言道。

    仁宗思虑片刻,遂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这时,与范仲淹1同被逐的孔道辅也回到京城,进宫见驾。

    孔道辅为孔先圣第4十5代孙,素与范仲淹交好。

    范仲淹从其与仁宗1番言语交谈之下,方才知晓当初将2人逐出京城实非官家本意。乃吕夷简暗中掣肘。

    因此,2人与吕相的矛盾日益加剧。

    独掌大权的吕夷简见凭空忽然多了两块绊脚石,遂百般利诱2人与其站成1队。

    殊料范仲淹根本不买他的账,吕夷简左思右想,终于想出委任范仲淹权知开封府这1条毒计出来。

    因开封府乃中央政权驻地,政务冗杂繁重。

    且京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大有牵1发而动全身之势态。

    稍有不慎,便会做了他人的替罪之羊。

    倘若范仲淹做了府尹,自然无暇顾及其他,正可伺机削弱其力量,再将其逐出京城。

    谁料范仲淹做了府尹后,宵旰夜寐,日理万机,未出1个月,竟将开封治理的井然有序。

    然唯1令其难以释怀的便是洛孟津的案子了。

    为此,他特意身着便装,前来白矾楼寻找洛怀川查问详情。

    不想洛怀川正与打从大食返回的白老伯1家欢聚,听到孙无择言说1位老哥到访,遂急忙迎了出来。

    “哎呀,原来是范老哥,快,里面请。无择,快去弄些好菜。

    再将那‘柳霖醉’与‘3接狂’各来上1壶。我要与老哥好好痛饮1番。”

    范仲淹也不客气,踱着步子来到雅室坐定。早有小2沏上好茶,备好点心。

    “老、老哥,打你回到京城,小弟便3番5次约请,不想皆被老哥回绝。

    但不知今日贵足踏贱地,可是有何指教?”

    范仲淹端起茶盏,撮了1口道:

    “忙了些许日子,老哥我有些馋酒了,故而来你这里借着畅叙旧情,占些便宜。”

    “老哥惯、惯会取笑,旁人或许不知,又怎会瞒得过小弟之法眼?

    老哥此来必是有事相问,可是与家父的案、案子有关?”

    范仲淹放下茶盏,露出会心的1笑道:

    “好小子,不愧号称‘神棍’,也难怪官家会拜你为师。

    还记得去岁你与柳贤弟去苏州拜访之时,你曾断说老哥不日即会重返京城,当时我还将信将疑。

    不想仅过1载,果然被你言中。此次前来,也是假私济公,进1步询问1下令尊之案的隐情。”

    “但、但不知老哥欲知晓些什么?”

    洛怀川闻言,顿时神色凝地问道。

    “近几日我细细查看了1下令尊之卷宗,又提审了贾清明,觉得案情再清晰明了不过。

    不过令我颇感疑惑的便是洛怀泽母子的凭空消失,而连同其1道消失的尚有她的丫鬟初梅。

    更为奇怪的是,我听闻吕夷简前岁上曾收了1位义子唤做吕公显的,故而过来与你求证1番。

    看看有无此种可能,那吕公显便是洛怀泽?”

    范仲淹的1席话,只听得洛怀川大吃1惊:

    “不、不瞒老哥,想那吕相乃是我那婶娘苏觅柔之嫡亲的表哥。

    小弟也、也曾怀疑洛怀泽便躲在丞相府中。

    然程琳大人言说无凭无证,怎可擅、擅收搜宰辅官邸?遂作罢了。”

    “哦,原来如此。那你们洛家可是与吕府时常走动?又与其府内何人相熟?

    下个月便是吕相寿辰,何不想个法子趁机进府打探1番?”

    “小、小弟与吕家2公子吕公弼相熟,姑姑孟瑾与张先之媒还是其牵的红线。

    不过吕相过寿,我等怕是不、不在邀请之列。”

    洛怀川皱皱眉头言道。

    随即脑海里猛然划过阎文应的面庞,遂言道:

    “老、老哥,我倒想起1个人或许可用,便是内侍阎文应。”

    范仲淹显然对此人十分感兴趣,不由追问道:

    “莫非你与其有交情?据说此人屡屡为吕相通风报信,2人早已是1条藤上的蚂蚱。”

    “小、小弟有1徒弟唤做虎子,便是这白矾楼掌柜的亲外孙。

    人小鬼大,机灵得很。阴差阳错,被阎文应认作义子,取名阎士虎。

    今日正好打从、从大食返回,岂不天助我也。”

    范仲淹闻言大喜,2人边吃酒,边细细谋划着如何趁吕夷简过寿之日,过府1探究竟。

    这日,洛怀川唤来虎子道:

    “虎、虎子,为师有件事情相求于你,只是不知你敢不敢做?能否做得令、令为师满意。”

    虎子被洛怀川问得直发懵,扑闪着大眼道:

    “只要你不让徒儿进那虎xue去擒虎子,徒儿保证做好。”

    洛怀川搬过虎子肩膀道:

    “为、为师还真要你去那虎xue,不过并非擒那虎子,而是寻人,你敢不敢去?”

    “师父,你是知道的,我爹死了以后,我娘整日里只顾忙着她的小店,也无暇照应我。

    我便跟着邻家哥哥们4处闲逛,1次还跟着运水的马车溜进了皇宫呢。你说吧,要去哪里寻人?”

    洛怀川闻言,拉着他来到桌旁,指着3幅画像道:

    “虎子,这上面画有3个人,皆是杀害我爹之嫌犯。

    你定要看得仔细,将其相貌牢记于心。

    之后,带、带着礼物去见你干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懂了吗?”

    “师父,你就擎好吧,徒儿这便去了。”

    言罢,虎子便带着打从大食与洛怀川带回的1整套价值不菲的银鎏金上古器皿,

    坐着马车,前往阎文应在宫外的1所宅院寻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