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回 饮琼液钦赐龙雀井 官典水莫嫂 (第1/1页)
只见此时井水离井沿约有1尺来高,水体异常莹澈,竟1眼望到井底。 遂命连3碗取来1只吊桶,欲汲1些水上来。 却不料待吊桶将下到水里,水面忽然漾起1道波纹,自左向右旋转起来。少顷,竟形成1条龙纹形状。 这1幕惊得仁宗大喊1声“青龙”,随即手1松,险些将手里的绳索松开。 范仲淹等1干大臣见状,纷纷凑到近前,俯身观看。 此时的井水已然开始逐渐回落,那条青龙的身躯也越发清晰可见。众人头1回见此奇景,无不惊骇不已。 仁宗回过神来,拉紧绳索,汲上满满1桶水。 却见桶面拱起1个穹隆,而水却1滴未流淌出来。不由得赞道: “真乃神泉也,与朕取只碗来,朕要尝1尝这水的滋味如何?” 连3碗答应1声,急忙转身取了1个玻璃杯递了过去。 仁宗取了1杯水,1饮而尽,顿觉清冽甘美,周身通泰,遂命众人11品鉴。 几位朝臣1尝,无1不啧啧赞为神奇。仁宗大喜,对着谢玄道: “你此番献井有功,朕便赐你1个封号。范卿,你素来多才,看朕赐他1个什么名号才算妥当?” 范仲淹略1沉吟:“官家,此井既是陈抟老祖托梦所献,不妨唤做‘梦仙道人’如何?” “好,便依范卿,赐谢玄为‘梦仙道人’,玉霄观自即日起更名‘龙雀观’,由朝廷出资维护供养。 至于这口古井么,吕爱卿,但不知你可有何高见?” 吕夷简闻言,近前1步道: “官家,既然此井内有青龙现身,必不能为民间所有。 臣建议将此地收归朝廷,设立司水司,专司宫内饮水之用。” 要说随行来的大臣不独吕夷简与范仲淹,仁宗却为何只征求2人意见呢? 实则是仁宗对2人发出的1种讯号。欲借此告诫2人,朝堂既需要似范仲淹这般铁面无私、1心只为社稷的直臣。 也需要吕夷简这样长于权谋,左右逢源,且有治国之能的宰相。 2人理应摒弃前嫌,莫再彼此互相上折攻击。故仁宗对2人之建议悉皆酌情予以采纳,沉默半晌,方回道: “吕卿,此地为莫嫂家祖宅,若真将其收归朝廷所有,必会引起言官进谏。 言朕为了得1眼古井,强占民宅。你看这样可好,在尚食局4司之外另设司水,依旧归尚食局节制。 便由莫嫂与这位连掌柜的同任典水、掌水,待遇与其余4司相同。” 吕夷简闻言,连连应偌。殊料莫嫂却在1旁言道: “官家,您1片慈心虽为我们孤儿寡母谋划的好,怕是日后保不齐又被哪个眼红的侵夺了去。 届时莫说什么官职,怕是民妇连个栖身之地也不见得能够留住。” 仁宗细1咂摸莫嫂之顾虑不无道理,初进门时,她与阎文应间的简短对话,让仁宗明白了他背着自己,私下没少做伤天害理的勾当。 正当仁宗不知如何作答时,却闻范仲淹在1旁道: “官家,古井之水乃由陈抟老祖为太宗皇帝所掘,今又献与官家。 此水珍贵稀有,堪称水中黄金液,又岂是宫内人人皆有资格饮得的? 故臣建议,这司水司便设在宫外,由皇家直接节制。 西施酒楼则作为司治之所,典水、掌水由莫、连两家子孙世袭罔替,不假外人。” “嗯,如此,朕便可安心饮得龙雀井甘美之水了,但不知2位掌柜的意下如何?” 仁宗望向莫嫂道。 莫嫂闻言,自是感恩不尽。万万未曾想到,只因1眼古井,1下子竟成了朝廷7品命官。 连3碗也跟着沾了光彩,笑得面上宛如开了1朵桃花1般,2人齐齐叩头谢恩。 仁宗瞥了1眼阎文应,又1语双关地对2人训诫道: “你2人此刻已是朝廷命官了,不再同于普通百姓,更需谨慎当差。 你说的豆腐脑御贡之事,朕自会与你1个交代。若今后再遇到不平之事,可直接来见朕。 我倒要看看,谁人还敢为难尔等?” 1旁的阎文应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暗中给吕夷简递了1个眼色。 头脑飞速旋地在琢磨稍后回到宫里,如何向仁宗解释稀世酒楼1事。 吕夷简自是明白他的用意,用背在后面的1只手朝他摆了摆,示意他稍安勿躁。 不想这1小小的举动早被范仲淹盯在眼里,早早拿定了注意。 待仁宗回宫后,范仲淹连夜写了1份奏折。 翌日清晨,仁宗用罢御膳,刚坐到龙书案前准备阅览奏折,內监便近前言道: “官家,范大人言说有要事求见。” “哦,他倒是勤勉,快宣进来。” 范仲淹奉召,3步并作两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 “官家,臣今日所言兹事体大,还请屏退左右,臣方敢明言。” 不待仁宗摆手,服侍的內监识趣地带着其余之人退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