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阳映红文集_拜谒才女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拜谒才女坟 (第4/4页)

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里,发挥了自己不同一般人的作用,今天重读她的抗战诗歌温泉十绝“潺潺流泉水芳冽,国难当头心欲折。不是泉温是火焚,誓掷头颅洒热血。同胞同胞奋臂起,长枪大纛东北指,不是当年旧温柔,不复民族心不死。吁嗟四省早轮亡,无数英雄丧边疆。倭寇不灭难消恨,谁复眷恋旧温柔”等诗。揣摩这个民国奇女子写这一首组诗的心境,是何等的胜过多少须眉男儿的英雄气慨和沉郁悲愤,再看看这个青山绿树绝红尘,更在壶峰作比邻。万道灵光映碧水,一轮明月证前身的才女坟,和宇内有僧方入定,域中无地不生愁。婆娑何代超极乐?弥勒何年降阎浮?搔首青天频叩问,红霞白日两悠悠的鸡足山的题诗,再追忆她在南京莫愁湖畔写就七言诗的情景:“莫愁湖畔情有无,情种原与愁恨符。能教情愁两相忘,迴然吾亦见真容。从来女子善工愁,湖名莫愁更有由,愿化莫愁湖中水,潇洒冼尽千古愁的美好愿望。”

    我不由感叹万分,在这里人们可以遗忘了这个享有盛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人,可以遗忘这个绝代芳华惊世奇才的薄命红颜,但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芦沟桥事变,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更不会忘记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尤其是在今天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和平年代,尤其是千千万万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故地重游,旧事重温的时候。

    她的名字让所有知道她的人,都无比怀念那一场难忘的战斗,与那一段难忘的抗战时光。至今在玉龙山上回荡着白雪诗人玉柱擎天故国神游的长恨悲歌,至今在彩云之南回荡着在中华儿女永远不死魂兮归来的恒久招唤。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在历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高玉柱的坟墓才能得到完好的保护,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看待历史,我不知道何时才会由原先的才女坟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人们越来越深切的认识高玉柱,认识滇西抗战,最坚苦的时候也有我们永胜儿女做出的卓越贡献与牺牲。让后来的人们重新认识这段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中,我们的边疆儿女与饱经忧患沧桑的中华民族与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反法西斯战争的每一个同盟国家的人民所经过的一段历史,一段共同走过的苦难的日子,但我希望有这么一天,不要让英雄的光辉事迹湮没在尘烟里,不要让死去的民族英雄受卑鄙小人的欺凌。

    或许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天妒英才,如果不是在当年那一场世界大战中香消玉殒,活到现在她还有可能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应有的贡献,但是却不幸地死于非命,在这和平年代,普天同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能不忆想当年这位抱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态度走出去,却“青山马革裹尸还”重返家园的一代女杰。她活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鞠躬尽卒,死而后已,本应当回归这块抚育她成长的摇篮大地,让她在这桑梓故园里永远安息,享受着与昔日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截然不同的故乡的宁静气氛,享受着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每一个早晨,然而英雄的身后事却不堪重提,让每一个前来瞻仰的爱国志士、前贤今人都深以为憾。

    时光冉冉,沧海百年,迄今高玉柱已经为国捐躯六十四年整了,今年的春天也将是她不平凡一生的百年寿诞,我曾经执着地寻找着在滇西抗战中失落的一段历史,寻找着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之魂,我以为战争早已成为过去,历史只不过是时间的长河里凝固了一刹那的一缕轻烟。虽然也有人曾经流过悲痛难抑的泪水,但是更多的人却早已麻木不仁,淡漠如烟。虽然高玉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就连早年到海外的滇籍去台人士,也都知道高玉柱的大名,前几年都还有人说准备筹钱,来重修高玉柱的坟墓,把它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让人们牢记抗战历史,勿忘国耻,缅怀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活着或死去的,有名或无名的,士兵或将军,平民或元首等英烈们,追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全国军民艰苦奋战的逝水年华,从而激发起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和壮志豪情来,增强整个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据说已经筹措了好几万元钱,可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人肯出头承担料理这件事情,于是此事就一再搁浅,最后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而当年国民政府派人护送高玉柱的遗体回乡安葬,命令地方上要以国葬之礼厚葬高玉柱,却不料安葬费用被挪为它用,推说安葬日期不合,将她发回在南城外萧公祠停棺寄葬达三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其家族中人与永胜的地方老百姓共同捐款集资在灵源箐观音阁畔,古老的壶山脚下为高玉柱修坟建墓,至今在她的坟前还有一块麒麟石,与一个雕有青天白日标致的剑形石头,孤零零傍在她的坟墓前,据说还是当年安葬高玉柱时候打造的,也是民国时期第一次修坟建墓的遗留佐证。

    高玉柱的墓在文革破四旧时就被人为地破坏过,至今重修已是第三次了,可能人们还没有淡忘高玉柱的往事,却对她的坟墓却没有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她的墓碑不知被谁用石头打的四分五裂,损坏得不堪入目。就这样一位长眠地下的一代英雄才女,活着为国捐躯,死后却不得安宁,这令每一个不忘国耻,不忘八年抗战,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倍觉遗憾。

    滇西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中国人虽然贫弱,但却有堂堂爱国正气,由此演绎出近代中国人民为收复失地,争取祖国自由,反对外敌入侵的威武不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的一幕幕活剧

    扪心而问,我们能忘怀得了这个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在收获的季节里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时刻。我们能忘怀得了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的烈士们,我们能忘怀得了为抗战胜利而建立功勋的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和曾经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友人与横遭侵略者杀戮的无辜的死难同胞。

    当此刻冷风无情的从身边呼啸而过,我突然感到一种对无限寥廓的空间的敬畏。就像突然给卷进了那场爱国战争的人一样,我们无法想起当时的情况是如何的恶劣。我仿佛又置身于血雨腥风的滇西战役;昔日的战场如今是一片虚无飘渺的黑暗。无止境的空间、无止境的冰冷、也没有人开口说话。可是战士们的热血依然沸腾,战斗仍然持续着。而高玉柱的墓碑,静静地伫立在土司家族的墓园里。墓地的四周笼罩在一片深沉的寂静中。

    我默念着高玉柱的诗,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静静地离去,就让我静静地离去,在这里我没有带来一束鲜花,也带不走这属于滇西才女高玉柱的漫天飞雪,就让这一山漫天飞舞的白雪寄托我的悲愤与诚挚的怀念。我知道,往事并不如烟,任它雨打风吹,雪藏冰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