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亮维玄】如可赎兮 (第1/6页)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 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某个无月无星的夜里,有人一铲一铲地挖开了“汉昭烈皇帝”的坟冢。 这人粗暴地踹开黑漆浓墨的棺盖,一只脚踩上棺沿,拽起棺中人一只袖子,翻腕握住袖下的手臂。赤色的火焰顺着臂膀霎然铺满棺底,沾满了边边角角,焰尾高过棺椁向着黑天冲去。 纵火者怒目圆睁,嘴里发出高亢的一声:“起兮——!”,声音层叠回响,如同激起千层涟漪。一圈一圈钻进刘备耳朵里——亡者猛地睁眼。 火光猎猎中,刘备看到威武的龙头、龙目一瞬不瞬凝视着自己;龙头之后一张青年的脸,眉宇张扬,带着几分痞气。 青年说:“幸哉,天不绝汉。” —— 土坑底飘出一缕灰烟,摇曳向上,融入浓墨夜色中。刘备揣着手蹲在坑边,看着底下那口被烧得勉强还能见着形状的棺椁;他想:孔明爱他,用这么大的棺椁装他,他在里头打滚儿都行。 “唉!”他碎碎念叨,“怎就把它烧了,这让我怎么再躺回去。” 坐在穹碑上的青年奇了,朝着刘备的方向问:“躺回去干嘛?老子千辛万苦才把你挖出来的。” 刘备幽怨地循声望去,看到青年豪横地坐在墓碑碑顶,一条脚支起,另一条垂在半空,脚跟有一搭没一搭点着碑上的“帝”字。刘备自己都意外,他此刻想到的竟然是担心青年会摔下来:“你悠着点,这碑高,摔下来可疼。” 青年闻言哈哈大笑,眯起狭长的眼睛问他:“你小时候有没有爬过你村落里那棵千年古桑?摔下来时疼不疼?” 刘备直言:“我没摔过。”又觉得跟青年不必说得太多,自顾自地往坑底看去。嗯,是有些金器陪物没被方才的大火烧损的。 他趴在坑边伸手去够那金器,直白地想着这成组成套的多半是孔明的手笔,虽说任何东西同孔明搭上关系他就有些舍不得,不过自己死都死了留着这些个俗物也无用,比起陪着自己腐烂他还是更愿意这些东西用在更值得的地方。 艰难地将东西捞上来后,刘备拍了拍膝上的土后,就朝着那青年去:“这位兄台,备知这世 道艰难,想你冒大不韪掘坟盗器也是穷末之举。只是我生前下过诏,死后丧事从简,的确没有多少值钱物随葬。加上你方才一场火把我的帝棺都烧了,”说到这顿了顿,“我看来看去也就这个贵重些,你就将它拿走解你的燃眉之急吧。” 说着将手里的金器朝青年递了递。 青年初听时,还扬着笑意,越听笑意越减,直到最后他由喜转惊,愣了一会后,甚是意外地喃道:“我刘季卑鄙无耻了大半辈子,箫孟起都说我是彼世豺狼,”眼眸充满了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你这么温纯良善的后嗣?” 他跳下来,震得尘埃扬起又归定,指着自己问刘备:“蠢小子,你好好看看,有长成老子这样的盗墓贼吗?”见刘备眼神里的肯定意,他更乐了,仰天长叹道:“老天爷啊!我不做嬴政,你怎么还给我个扶苏呢?” 刘备闻言皱眉:“兄台慎言,举头三尺有神明。” 自称刘季的青年道:“何必举头三尺,这不是近在咫尺吗?” 他抱着臂,绕着刘备转圈,打量后者的每一寸。最后,他背对着刘备,深沉地问道:“刘备,你可后悔倾一国之力为兄弟报仇。” 刘备一怔,阖了阖眼,坚定地道:“不悔。” 刘季又道:“可你输了。你压上了你的羽葆盖车、你的壮志、理想,乃至你的性命,却输得一塌糊涂。这也不悔吗?” “不悔。”一如在加冕称帝那会儿他对一众劝臣所说的那样,即便是失败了,刘备的答案也未有变更过:“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刘季抿着笑点头,声音幽幽:“好啊,好啊,做你的兄弟果真比做我的兄弟要更幸运。”他转过身,眼里流露出欣慰的目光,“好小子,我没有看错你。” 刘备拧着眉头道:“兄台看着不过四十出头,叫备小子,实为不妥。” 刘季道:“你一口一声叫我‘兄台’那才是真的不妥,我都怕你把好不容易续起来的阳寿给喊没了。”挑了下眉,“刘备,你该不会到现在还猜不出我是谁吧?” 刘备眼珠转了转,最后哀叹一声:“不管兄台是谁,都与备无关了。”张张臂展示他一身素白敛服,“备是已死之人,虽然现在诈尸了,但死了就是死了。不该在与红尘、与兄台一流牵连有所牵连。” 刘季摇首更正道:“今晚之前确实是死的,但今晚之后嘛……”到这卖起关子,强硬地抓住刘备的手,让他的掌心按在自己胸口处,“自己听听。” 想象之中本该沉寂的地方,此刻却传来咚咚震感。刘备确认了好久,直到手指颤抖,眼眶发酸。他声音也在打颤:“备这是?” “活了。”刘季肯定地道。 刘备看着刘季,突然意识到他的眉眼……应说自己的眉眼有些像他…… “你莫非是——?” “嘘。”刘季一根指按在嘴唇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嘴角又咧起狡黠的笑意,一字一顿道:“我说了,天不绝汉。”话音落,他一个后撤步转身,刘备伸手欲抓却扑了空。 四周景象流转,天地变更,刘备顷刻之间就来到了一处点满烛灯的堂室门前。室中亮如白昼,一抹深蓝身影对着室中供奉的塑像一拜、一起,脊背微弯,手捧着新点的莲状灯盏。 “孔明?”刘备惊喜的一唤。 诸葛亮听到了似梦中响起的一声,身形颤了颤,望了望抿嘴的塑像,他心道这是自己又累出幻觉了。先帝在这里、在惠陵土石下,其声又怎么会出现在他耳边呢?都是幻觉罢。他闭了闭眼定神,将莲灯摆到供桌上,正过衣襟,就对着塑像弯膝跪下。 刘备见孔明不应他,就跨过了门槛,他慢慢地走,觑望满室灯盏,算不出孔明这是点了多少?点这么多灯又为了什么?闻听铜铃轻响,他看向堂室正中,两排铜铃后头等人高的塑像,九旒之后是他的脸,他明了这里是他的祠堂。 视线朝下陡见诸葛亮伏跪成一团,他箭步上前,伸手去拽诸葛亮的袍袖子。“起来!”刘备喝道:“我许你这样跪我吗?” 诸葛亮低沉地道:“放肆。”他以为这是哪个不知礼的小侍,寒着一张脸抬起头,入眼的却是刘备的脸。 他呆住了。 刘备同诸葛亮做了十六年的君臣,从未要求过他得对自己施大礼。诸葛亮总说礼数要做全,刘备应着、日复日打断诸葛亮行礼问安都练出技巧来了。 他已经习惯去扶他的先生起身,习惯两掌心托起的形状与重量,因此他的先生只要瘦了一下,他一下就能感觉出来。 刘备见诸葛亮一动不动,心抽疼:“孔明先起来好不好?” 他连哄带拽好歹是将人搀起来了,看后者凹陷的脸颊,鼻头不住一酸。他分明记得自己用蜀地的饴糖与蜜脯把诸葛亮养得圆润壮实,甚有几分贴膘过冬的狐狸样。这才过了几年?人就瘦得还不如在隆中时初见那会儿。 “孔明啊,你怎么这样了?”刘备想去摸诸葛亮的脸,手伸到半道,被后者一把扣住。 诸葛亮直勾勾盯着刘备的脸,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